宏观调控必须转轨了。这里所说的转轨,是指宏观调控思维与方式的转轨。 原因之一:总的供求格局与以前不同 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总供求格局的长期态势是需求大于供给。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虽然引入了市场机制,但是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产权改革,所以“短缺经济”仍是常态,不过,造成短缺的机制有所变化,从改革前主要由投资需求过度膨胀导致的短缺,开始过渡到投资与消费的“双膨胀”。 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产权制度改革开始深入到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内部。随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分配关系开始发生深刻变化,收入向少部分人群集中,导致储蓄率大幅度上升,用以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吉尼”系数也显著上升。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吉尼系数只有0.23,到80年代后期也不过0.29,但是到90年代中期就超过了0.4,最近几年内则已经上升到0.46了。 产权制度改革所引出的分配格局变化,必然会导致基本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也必然会改变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就是从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制约转变成需求制约。这种转变主要发生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中。 ——80年到90年代初期的三次市场化经济增长高潮中,居民消费都有“同步性”特征,例如彩电等家用电器产品,在80年代中、后期仅用5年就基本普及了,然而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中,住宅和汽车消费显然是由少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家庭带动的。 ——在以往的经济增长高潮中,由于主要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国内供给不足,总会引发大量进口和贸易逆差,以及国家外汇储备的明显下降,但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中,却始终保持着贸易顺差明显扩大与外汇储备猛增的趋势。 ——以往经济增长高潮所导致的宏观紧缩,消费物价上涨总是首位原因,但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中,却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去年的CPI只有1.5%,今年虽然出现了物价的较明显上涨,但原因显然不是由于总体消费需求的膨胀,而是因为食品供给短缺所引发的结构型通胀。 ——在以往的经济增长高潮中,GDP增长率上升到10%、工业增长率上升到20%后只能维持2年左右时间,但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中,两者在这个水平以上运行到目前为止,已接近5年。 ——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以前,能源、交通和原材料的瓶颈制约是常态,在经济增长高潮到来时更加突出,而在本轮经济增长高潮中,这些瓶颈虽然也出现过,但很快就被突破,例如到2005年初钢材价格就开始下降,到2006年电力供应紧张也全面缓解,主要瓶颈部门在两年左右时间内,就从供应紧张转向供求平衡,并开始出现较明显的产能过剩了。 由于分配结构的变化,导致储蓄倾向上升而消费倾向下降,使投资可以获得充足的来源,从而迅速突破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瓶颈。事实上,分配差距拉大导致储蓄过剩,储蓄过剩导致投资高增长和不断下降的消费率,又形成产能过剩。过剩产能在国内找不到出路,只有开拓海外需求,形成不断拉大的贸易顺差,贸易顺差的扩大引来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引来了国际热钱流入,形成了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和外汇占款项下的货币被动投放,形成了货币流动性过剩。货币过剩最终导致国内资产价格控制不住地上涨。所以,如果没有总供求格局的改变,这些以前未见或并不严重的新问题是不会出现的,而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方式,又反过来证明中国的基本经济运行规律已经发生了深刻改变。 然而,在目前的宏观调控中,对中国经济运行周期的看法显然还停留在以前的阶段。比如,认为当前的经济运行仍没有“过热”,而是要防止过热。但我们在未来还会等来过热出现吗? 目前,无论生产资料还是消费品,都已经处在全面供求平衡乃至供过于求的状态了,后面即将出现的是生产能力的集中释放,是投资需求的明显回落。从新上项目投资增长率看,今年以来已经回落到15%左右的水平,已经看不到本轮经济周期初始阶段即2003年上半年70%以上的增长率了。投资周期进入到后期,下一阶段就是投资需求的回落和产能的大量集中释放。 如果我们还用以前的周期标准来判断未来的经济走势,在宏观调控工具箱中准备的都是反过热政策,就会犯大的错误。如果说经济运行中仍有过热阶段,那就是在2003~2004年那段时间,在那段时间过去后,经济运行就逐步走到繁荣期的顶点了。所以,目前所处的阶段是经济的繁荣期,后面紧跟着的决不是过热阶段,而是产品全面过剩阶段。对宏观调控来说,应当准备应付的也决不是过热,而是“过剩”了。 原因之二:调控对象不同了 在传统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是生产和投资活动的主体。国家实施经济调控的对象是国有企业。政府不仅可以使用经济手段来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可以直接使用行政命令来控制。改革以来,在很长时间内国有企业在生产与投资活动中仍保持了很大份额,但是90年代下半期进入产权改革阶段以来,中国的经济活动主体发生了深刻变化。到今年上半年,非国有企业在投资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72.3%,在出口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80.9%,在工业产出中的比重已经上升到82.9%了。 经济活动主体结构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宏观调控机制的变化,使政府对国家经济活动的调节从传统计划中的以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而国家通过市场间接调控企业的“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个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新型调控模式,本来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追求的目标。但是当这种转变已经到来的时候,人们的思维方式转换并没有同步发生,主要表现在仍然相信政府对经济活动具有主导力量,可以决定经济周期的长短和操纵经济运行的冷热方向。比如,目前许多人都相信在国家有重大的政治与社会活动期间,政府有能力不让经济冷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