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历史沿革 “一个国家若要达到一个合理高度的经济增长率,必须要有一定的最低水平的教育准备”,这必然要求国家在教育投入中承担不可避免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财政拨款一般是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的资金。建国以来,我国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国家财政对于发展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与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 本文除了专门注释外,数据全部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教育财政支出的统计资料:http://www.mof.gov.cn/1162.htm由于《200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表》中某些数据与本文存在微弱差距,为了保证本文数据一致性,故不以引用。
(一)统支统收,分级管理(1950—1953)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国家提出了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而将教育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中央统一财政,对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和普通中小学的经费开支都按照其行政隶属关系给予财政拨款。1952年我国教育财政支出11.0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2%,是财政支出(不含债务)的6.41%;1953年教育支出19.25亿元,占GDP的2.34%,是财政支出(不含债务)的8.78%。总体而言,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十分落后,资金极为短缺的情况下,这种拨款体制是符合当时国情的。 (二)条块结合、块块为主(1954—1979)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国家财政对于发展工业格外重视,而“教育仅是一种消费”的思想则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针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主要是财政部按照定员定额的核算方法拨给地方,由各地方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进行统筹安排,国家预算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实行分级管理,即“条块结合、块块为主”的体制,这种体制一直维持到文革结束。从图1可以看到,一方面财政拨款基本处于上升的趋势,占GDP比例也基本维持在了2%左右,除了文革期间教育事业管理混乱外,其他时间基本的教育支出还是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某些时期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波动比较明显,这是因为每当我国财政出现运转困难的时候,教育支出又总是被压缩的对象的缘故。 (三)划分收支,分级包干(1980—现在) 1980年起,国务院实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改变了过去由中央和地方共同协商拨款的方式,由中央和地方各管一摊。2001年和2002年,国务院分别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确立了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规定县级政府对本地义务教育负主要责任,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管理上收到了县一级。这一体制直到现在未有明显变化。 1.1980—1991 1980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编发社论《全党全国人民都要重视教育》。1982年9月1日,中国十二大报告提出:“必须大力普及初等教育、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培养各种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和“两个增长”原则,政府对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的认识出现了重大转变。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为教育经费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从图1中可以看到,1980年以来,教育财政拨款额上升十分迅速,从114.15亿元上升到1991年的532.39亿元;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逐年提高,1980年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仅为9.29%,而1991年则达到了15.72%。 2.1992—2003 1992年1月16日,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事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要点》,提出“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教育同经济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教育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等方针。这一年更是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写进了中共十四大报告之中。从此我国教育事业被当作一件极为重要的战略事业发展起来。由于过去十几年我国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经济一直都在稳定而高速的状态中运行,因此1997年以来教育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有所下降,且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也未能突破3%,但事实上我国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额是迅速增加的,2003年的3351.32亿元,是1992年的621.71亿元的5倍有余。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分析 通过对我国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历史沿革的梳理和教育财政拨款总额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建国以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于教育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认识逐步改变,国家财力的迅速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出了一幅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尽管我国教育财政拨款总额逐年增加,但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体制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