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民生问题,就是关系到广大民众的生计问题。当前,在绝大多数城乡居民已经满足了吃穿需要的同时,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开始凸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新的矛盾。 2002年,北京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4767元/平方米,2005年上涨至6788元/平方米,涨幅高达42.4%。上海则由4134元/平方米上涨至6842,涨幅达65.5%。而2005年,北京、上海两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653元和18645元①,如果以三口之家购买90平米住房衡量,房价收入比分别为11.5倍和11倍,远远超出世界银行的标准。(世界银行给出的房价收入比指导线为6倍以下)2002年以来,以上海、北京、杭州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目前,已经开始脱离普通城镇居民的购买能力,影响到了中低收入群体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如果任其上涨,就将由经济问题演化为社会问题,产生新的矛盾。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房价上涨对民生造成的影响。 一、房价持续上涨会抑制内需,对居民其它消费产生压缩效应。 图1 1999—2005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及拉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 住房是大宗商品,购买时需要大笔支出,按照现行价格,大部分城市居民无力一次付清,只有通过公积金贷款或者商业贷款来筹措,然后背负沉重的债务。这就等于提前透支了未来的消费开支。为了按时偿还贷款,只有压缩其它消费需求。我国国内市场本身产能过剩,需求不旺,房价的持续上涨必然进一步导致国内市场萎缩,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当前,我国制造业依靠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有很大份额,但是长远看,房价高涨将会造成提高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压力,劳动力成本优势会缩减,制造业进一步发展面临困难。而且,房地产及房地产相关行业需求的增加,是以更大范围、更多行业的消费需求被抑制为代价的。房价越高,其对内需的破坏性就越大。如图1所示,199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率② 高达76.8%,此后逐年递减,到2005年已降低至36.1%。而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拉动③ 也相应由5.8降低至3.7。2006年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④ 均达历史最低水平,房价的快速增长是一个重要原因。 要扩大内需,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就必须遏制房价上涨幅度,使其回复到合理水平。 二、房价过快上涨会扭曲市场价格体系,导致市场失灵并最终造成资源的无效配置。 据统计,截至2005年11月,全国商品房及住宅空置面积分别为1.14亿平方米和0.63亿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和8.0%。2007年4月,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已经达到1.27亿平方米。⑤ 在房价和销售量均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如此巨大的商品房空置面积暴露出房地产市场资源无效配置的问题。一边是大幅上涨的房价、不断增加的空置面积、愈演愈烈的投机行为,一边是日益紧缺的房源和越来越多无力购房的低收入群体。 图2 部分月份商品房空置面积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http://www.stats.gov.cn/,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分析“国房景气指数”) 西方经济学认为,消费、投资、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受到压缩,逐渐滑落至历史低点,总需求明显不足,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正在减小。我国内需难以扩大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一大隐忧。经济发展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一方面容易导致投资规模急剧膨胀,引发产能过剩、库存增加、商品价格下跌,进而增大金融风险和经济运行风险;另一方面,也使我国外贸依赖度增加,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壁垒,国际市场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加大。 住房完全市场化的取向在制度设计上本身就存在问题,这就是没有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将所有城市居民不加区别地推向市场,完全剥离了住房公共产品的属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被迅速放大,而商品房供给量相对于巨大的需求而言近乎杯水车薪,房价快速上涨实属必然。 市场是以商品的价格来配置资源的,通常认为这种方式是具有效率的。但是,在房地产市场中,由于商品房不但具有居住使用的功能,还能够保值增值,从而兼具了消费品和资本品双重属性。不断上涨的房价释放出的信号最终造成这样的结果:突出的供求矛盾使投资者预期将产生巨大利润空间,于是大量资本进入,凭借其强大的购买力购置房产,很大一部分商品房通过价格机制流向投资者手中,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然后是房价的进一步上涨。过高的房价将大量低收入群体逐渐排斥在房地产市场之外,房地产价格体系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