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度为主要内容和特点的执政体制及运行机制。由于几千年专制统治的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以及计划经济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运行的惯性作用,导致今天党的执政体制在处理党政关系、党法关系、党际关系和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上还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予以解决。 一、执政体制的涵义及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政治局就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时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这在党的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执政体制问题,由于这一问题对党执政的重要性,很快引起了党政各级领导干部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对执政体制的涵义、内容,完善执政体制的方法途径,评价执政体制建设的指标体系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探讨。因研究分析的视角和目的差异,对执政体制涵义和建设意义的阐述也有所不同,本文着眼于执政体制建设的层面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分析。 我们知道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旨在执掌或参与国家政权以实现其政纲的政治组织。但执政体制建设的主体是执政党,也就是代表统治阶级掌握或领导国家政权、负责组织政府的政党。体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组织制度。由此,执政体制就是指政党代表统治阶级掌握、领导国家政权,组织政府的各种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的总称。当前党的执政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因此执政体制建设不仅具有执政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建设必将促进执政体制不断完善,实现党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从根本上保证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完善的执政体制必将促进党正确处理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关系,有效解决党政、党法不分的弊病;完善的执政体制还将促进党的选举制度、民主制度、决策制度的完善发展,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执政资源,开创良好的执政环境。 二、当前执政体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执政体制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在革命战争年代你死我活的环境中,党为了能够生存必须实行绝对的集中领导,为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实现最快地恢复发展生产的计划经济体制,要求实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但在以民主、平等、统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集中为主要特点的执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制运行机制层面上:一方面在制度设计上,具体规定失于笼统预防性措施欠缺,影响制度本身的权威性。例如,对各类招待费明确规定要从简,也规定了具体的招待规模,但由于缺少预防性措施及相应的监督机制,导致公款吃喝屡禁不止;腐败行为在社会各领域蔓延,行业不正之风侵扰公共服务领域。另一方面,不同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相互脱节现象。主要表现在与制度运行紧密相连的监督制度滞后,对制度运行过程监督乏力,监督机构在体制运行中的地位与其职能不符,存在不执行制度由谁来监督的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对腐败行为的惩防机制相互脱节,导致国有资产大量非法流失;上世纪末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却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现象,其原因并不是落后地区的人民不想富裕起来,而是对先富的前提条件的监督不能很好实现。因此,良好的体制运行表现为制度执行过程中,各项具体制度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以实现体制的动态平衡。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根源还在于没有理顺党的领导同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监督部门之间的正确关系,权力过多地集中于各级党委,实践中存在混淆党的领导职能和执政职能的现象。显然领导党与执政党是不同的,政治地位上领导党高于受它领导的国家机构;而执政党在地位上是与国家机构平行的,不能高于国家机关。由此决定了领导方式同执政方式的差别,党的领导方式是党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政治领导的形式、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党的执政方式是党执掌、控制和运用国家政权的手段、方法和途径的总称。为此就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与执政体制,使党的领导与执政更加规范、科学。还有,立法、行政和司法在运行中,人大的权威性不强,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自主性不够,司法部门还不能完全独立行使监督、审查权力。导致体制在运行中,制度或政策的产生、执行及监管都存在问题,由此阻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种种弊病便随之而来。 三、推进执政体制建设的构想 (一)坚持正确的原则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即执政体制建设要以社会主义为方向。具体说就是要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而不是资产阶级议会制,完善发展民主集中制而不是三权分立制。第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即执政体制建设要以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目标。第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即执政体制建设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坚持完善党的领导,决不能动摇或改变党的领导。第四,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即执政体制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通过实践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执政体制,只是部分领导干部及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为谋取私利进行行贿受贿等贪污腐败行为,主张执政体制建设主要是遏制各种消极腐败行为;另一种认为执政体制弊病丛生,严重阻碍民主法制建设,主张引入三权分立原则彻底改革执政体制。第五,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原则。科学原则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实现科学执政就要有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作保证。民主原则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要实现民主执政就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原则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要实现依法执政就要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贯彻实施,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同时要健全对党和国家机关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上述分析,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就要不断健全各项制度及运行机制,也就是执政体制建设的基本内容。因此,执政体制建设只有遵循科学、民主、依法原则,才能保证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