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育观念的精神实质在于超越学校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人的发展是终其一生的过程,教育应促进人的终身发展。在终身学习的体系中,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应该着眼于从优先重视获得结果性知识的传统教育转向人性的、理性的、智性的教育,这是理想中的教育。 一、教育是人性的——个性教育的回归 教育应抓住人性这个主题不放。我认为,只有人性化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教育人性化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育过程是师生焕发生命活力的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爱的“生活关系”。须知,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醒,并为知识所引导的。二是教育的内容、环境、方法等形成的教育影响,应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无数的生活道路中,找到一条最能发挥他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生活通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和找出能使他们在为社会谋福利的劳动中给他带来创造的欢乐的那条‘含金的矿脉’……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学校里不要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应当从事一件使他感兴趣的事,每一个学生都应当有一个进行心爱劳动的角落。”(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学校的教育活动,应适应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人生在世,当求真善美的完美人格。对于一个人而言,美是皮肉,善是经脉,真是骨骼。此三者支撑起一个完美的“人”字。在人性的大主题中,我选择真善美的人性追求。培养真善美统一的完美人格,是理想教育既能够实现又不能完全实现,只能相对实现而不能完全实现的目标,因而,它不会随着自己的某种程度的实现而消失,它是理想教育永远追求的目标。教人求真,是要培养完美人格的智慧特性,其目标有二:一是教人探求真知;二是教人坚持真理。此两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智慧人格的形成。智慧人格应是长于逻辑思维的西方智慧与长于直觉和形象思维的东方智慧的互补,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包括直觉能力、想象能力、猜测能力、感觉能力、情感认识能力,以及探求真知的良好愿望、兴趣、动机、习惯和对真理的真诚、敬畏之心等)的协调、平衡和充分发展。教人求善,是要培养完美人格的道德特性。具体地说,教育工作者既要给受教育者以系统的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推理能力,又要培养他们的道德直觉能力、道德情感能力,以及与一定的道德规范相适应的道德信念、道德动机、道德行为习惯等,使道德理性因素非理性化,道德非理性因素理性化。教人求美,是要培养完美人格的审美特性:一是懂得美。具有全面、丰富、系统的审美知识;二是具有健康、积极的审美理想、审美需要和审美情趣;三是具有充分发展的感知能力、审美情感能力、审美直觉能力、审美想象与联想能为、审美评价能力。 当今世界人与社会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需求,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追求一个完整的教育目的观。只有完整的教育,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地发展。 二、教育是理性的——创新教育的生长点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是对人们所未思者、所未闻者、所未说者的探索。我认为,这一观点应该适用于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阐述了以前人们所未思、未闻、未说的真理性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取决于在新时期人们运用这种真理对未思、未闻、未说的东西的创造探索。牛顿的力学定律曾是物理学的绝对真理,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人们,离开了特定的条件,牛顿定律就不再是真理了,没有爱因斯坦对牛顿定律的突破,就不会有今天的宇航事业。1+1=2似乎是人们基本的常识,可是它只适用十进位制,0,1,0,1的二进位制更有力地改变着世界,引领世界走进“数字地球”。如此等等,教育所追求的正是在这种探索中的创造性含金量,这就是所谓教育是理性的真谛。我理想中的教育是要改变学生顺向地对既往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的心向,引导学生以科学、严谨、踏实的作风和一种思索的心态,面对未知的世界,执著地去寻找未思、未闻、未说的“真知”。只有这个“未”字才是我理想教育中创造性的生长点。 我们说教育既人世又出世。说教育是人世的,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教育面对的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和众多的学生,是生活于现实世界的人。教育之现实存在,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赋予人以现实的规定性,这也就是教育使人社会化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入世的具体体现。然而,教育又是出世的,它决不满足于对现实的适应,而是始终充盈着一种突破现实的冲动,这种冲动常常通过教育的批判意识得以展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不但要培养适应现实的人,而且要培养走向未来的人。教育通过培养具有超越性的人表达了它冲破现实的理想,亦即我们目前倡导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并不是一种实体性的存在,它既不与德、智、体、美、劳相对立,也不是独立于它们之外的一育,而是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意识,贯穿和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创新教育思想和意识的渗透,必然要求学校教育做出与培养创造性人格的要求相适应的一系列革新,诸如拓展培养目标,构建开放式的校本课程模式,完善教育过程,丰富教育手段等。限于篇幅,仅就构建开放式校本课程模式来说,我认为它应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的开放性。学校课程应把促进学生参与终身学习作为重要目标,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及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作为核心目标,这样可以使学校教育立足于现实,着跟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不仅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且培养学生乐学的精神。二是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既重视人文教育,又重视科学教育,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而且还要吸纳社会非教育组织或机构可能提供的教育内容,还须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使学科课程之间相互渗透,推动课程的综合化。三是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形式。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即向学生开放;从以课堂为中心转向课堂学习与实践锻炼并重,即课堂的开放。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质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典型的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其特征是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