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经济学对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我们可以看到,二元经济结构一元化转换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下面分而述之。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支撑 财政部表示,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总规模比2006年有所增加。农业部近日首次把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活力明确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五大主攻方向,并启动实施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等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农业基础设施、物质装备的投入,会提供一个较好的生产与投资环境,从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撑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和农民整体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很多成果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村劳动力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43%。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就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普及农村技能培训,使农业科技进步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现实生产力。为农业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 (三)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设完备产业体系,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支撑 我国农业应该是多功能性的农业。应该在保留传统的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就业机会和为农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向观光、旅游、采摘等方向延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采摘农业等新型农业形态迅速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传统功能也迫切需要进行适时改变,要向纵深发展农业,实现产、供、销有机结合,建设完备产业体系,从而大大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 制约我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由分散的独立农业生产者所生产的大量农产品要到城市中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分销给众多的城市消费者,需要一套有组织的完备的销售网络体系。但农户家庭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单元,由于把握市场信息的能力不够强,不能支撑起日益庞大的农副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单个农户和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据调查,目前42%的农户自己销售农产品,45%的农户卖给个体商贩,只有2.7%的农户通过订单销售农产品。要发展现代农业,使农产品的价值得以充分实现,要求建立完备的市场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企业,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五)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现代农业发展呼唤新型农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愿望日益迫切,农民观念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日益提高,市场竞争意识、发展致富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只有农民平等参与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才能共享发展成果,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必将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的问题更为突出。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核心问题是实现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历程,实质上也是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完毕,农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也会与非农产业劳动的边际生产力趋于相等,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趋于均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是二元经济一元化的前提要求,是传统农业社会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的核心问题是要打破制度和体制障碍,培育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为了形成城乡统一、完善的劳动力市场,首要是打破制度和体制的障碍,实现不同渠道的统一就业。要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以消除劳动者身份上的不平等。 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是实现二元经济的转变和城市化的要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将有利于抑制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工资成本的上升,保持中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贸易领域里的竞争力,有利于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保证消费总量的稳定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持续升级换代,不至于形成消费断层,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当前发展情况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整合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有关的社会保障、住房、户籍等方面的改革大大深入,与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规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城市开始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一定的社会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所规定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和实现,职业培训、安全卫生等制度日益完善。总的看,会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步推进城乡间劳动力的自由迁移,促进全国劳动力市场的统一。这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使市场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从而促进城乡劳动力的迁移和人力资本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