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泡沫知多少 泡沫一词通常用来形容股价脱离其基本面而不能持久的虚涨。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这本来是一个很容易取得共识的问题,但由于存在大量的强势利益相关者,倒让人越发真假难辨了。中国股市存在着日益增长的泡沫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可以用以下五个指标进行度量: 1.市盈率。即股价与收益之比。这是用来衡量投资收益的量度。按一个较长的年度平均值,发达国家通常在10-20倍之间,新兴国家略高一些,约在15-35倍之间。此外,新兴国家成长性高,投机性也强,通常大起大落,波动比发达国家频繁而剧烈。目前全球主要指数平均市盈率15倍左右,香港恒生成份指数和中资(红筹加国企)指数均低于17倍;美国道琼斯指数亦在20倍以内,英、法、德主要股指也在17倍以下。中国股指市盈率众说纷纭,但不论按哪种口径计算的市盈率都远高于上述市场。如果按最低的计算,中国过往(指去年)市盈率在50倍上下,预期市盈率(按今年一季度盈利推算)为33倍左右,国外投行则认为在35-40倍左右。如果按最高的计算,据《上海青年报》报导,华东政法学院某教授的计算,截至2007年5月11日,沪深所有1426只股票,平均市盈率达163.2倍,扣除1000倍以上的35只股票外,仍达到115.9倍,对于股市来说,这无异于是一个“天文数字”,因为投资者在有生之年看不到投资的完全回收。更为重要的是,据这位教授的测算,占深沪两市公司盈利的80%是不到两市1%的企业创造的,它们过于出色的表现掩盖了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的盈利不足或亏损。 最容易彰显中国股市泡沫的是,同一类股票在香港上市(H股)和内地上市(A股)价差之大,A股通常高于H股平均50%以上,有相当部份股票甚至以倍数论计。 2.股指增长的速率。中国股指增长的速率是非常惊人的。从2005年6月股改始至笔者截稿止,不足两年的时间,上证指数从998点涨到4179点,上涨400%,市值从2万多亿元涨到13万亿元,上涨6倍,深沪两市总市值则从3万多亿元涨到18万亿元,增长6倍,从当年占GDP的20%增至90%,并首次超过国内居民存款总额。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庞大而又相对封闭的市场,股指增长的速度如此之快,亦是举世罕见的。假如某位股民休眠两年后一觉醒来,“山还是那座山”(GDP增速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多大改变),却发现股市已剧变。他一定会为疯狂的股市而目瞪口呆,他一定不会相信这是他曾经历的市场。老实说,对于很多包括笔者在内的历经境内外股市的人都是十年未见乃至一生难遇的“特大牛市”。 3.“垃圾股”、“低价股”鸡犬升天。众所周知,中国股市的股票齐涨齐落,甚至越是低价股或垃圾股越炒得凶和涨得凶。据谢国忠计算,中国低价股投机的比率要高于境外市场的50%以上。垃圾股和低价股连拉数个甚至十个以上的涨停板比比皆是。两年前数以百计的6元以下的股票如今仅剩3只了(以2007年5月17日收盘价计)。低价股鸡犬升天正是中国股市泡沫的一道独特风景线,这与境外市场迥然不同。以香港为例,即使在1997年的大牛市中,“仙股”(股价低于1元)也随处可见。如今香港股市已过2万多点,许多股涨得不多,一些“仙股”依然如故。最为搞笑的是,同为洛阳玻璃的A股价格8.32元,H股仅为0.86元(折合)。我敢说,如果随便拿境内100只股价8元左右的股票到香港挂牌交易,每只股价不会超过一元钱。所谓的“中国溢价”不正表现出典型的“中国泡沫”么? 4.疯狂的开户。今年以来,股市开户人数以几何速度增长,4月份一个月的开户增量超过去年一年的开户增量。几乎每天新增20万-30万户,现总户数近万亿户。压根儿不懂股票的退休老人把一生的积蓄、下岗工人把自己生活费都投进了股市。连和尚、中学生、保姆\擦鞋的,甚至民工都加入了炒股大军,真可谓“全民皆股”。股市有一条“铁律”,当擦鞋的都炒股了,泡沫破灭的日子也就不远了。问题在于:泡沫破灭之时,谁是最大的受损者? 5.惊人的成交量。两市不断放出天量,过千亿的成交量已不足为奇,最近日成交量已近四千亿元,超过全亚洲股市日成交量的总和。许多股票被反复炒卖,换手率之高也是过去所不能及的。 股民不相信泡沫 早在今年1月份上证指数2000点左右之时,就有学者警示中国股市出现泡沫。然而,正如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股民不相信泡沫。股指依然突飞猛进,越过3000点,站上4000点,媒体网络不停地为每一次新突破欢呼喝彩,不断地鼓吹下半年突破6000点!年底突破8000点!奥运会之前将“红旗”插上10000点!更离谱的是,有人放言,中国牛市必达十年,站在30000点之上也不为奇。伴随着舆论的欢呼声,股市疯涨带来的财富效应显现,市场里充满着放卫星、一夜暴富不是神话的激动人心的故事。这给本来就具有赌博心理的股民一种无尽的想象。“你赚了吗”替代“你吃了吗”而成为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外电叹为观止地报导说,最让人恐惧的是中国股民不知道什么叫恐惧。成千上万的人争先恐后地挤上满载着近亿股民的“铁达尼号”(国人译为泰坦尼克号沉船),赶赴中国资本市场里也许是最后一次的世纪盛宴。尽管高盛、摩根等著名投行发出股市出现泡沫的预警报告,尽管著名分析师谢国忠、顶尖的企业家李嘉诚、最具盛名的金融家格林斯潘等,都在警示中国股民要重视泡沫的风险,尽管管理层一再教育股民注意风险,并采取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和放宽汇率浮动区间“三管齐下”,但仍无法给火热的股市降温。有人不无讥讽地说,股市当日非常吝啬地仅给管理层“面子”不足一小时,随后就掉头向上再创新高,貌似铁拳的“三管齐下”打在了棉花上,这足以证明中国股市的“牛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