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采取了大规模扩招的方式,培养出大量人才,大城市人才供大于求,大量人才由大城市流到中小城镇及农村,流到任何需要人才的地方。这种发展策略有点“城市包围农村”的味道,也许不很贴切,但姑且称之。剖析这一战略走向,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基本被大城市吸收;第二阶段城市人才供过于求,城市大学生失业率高但中小城镇人才缺乏;第三阶段大城市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开始向中小城镇流动;第四阶段大学生总体供求平衡,各个地区都能够获得所需的人才,人才自由流动。这种战略概括而言具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激进式,即在短时期内大力推行扩招,高强度就业压力使得人才回流;第二种则是渐进式,即实行有节奏有规律的扩招,为人才回流留下充分的时间。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这种战略,现实情况却是我们在激进式“城市包围农村”的路子上徘徊。这种战略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民众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而社会对人才需求很大的情况下做出的。它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了大众化的目标。由此可见,这也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潮流之举。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这一战略会带来负面效应,即“失业陷阱”。 一、“城市包围农村”战略的困境 这一战略以1999年开始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为标志,如表所示: 全国高等教育招生与毕业生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人
资料来源:前四项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后一项引自钟岩《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由此可见,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迅速扩大,2005年招生规模几乎达到了1998年的五倍。相对应大学生也由供不应求时代转向了表面上的供过于求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凸现,直接表现为待业人数直线上升,2001年待业人数34万,到了2005年达到了79万,2006年待业人数竟然达到了124万之多。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包围农村”的第二、第三阶段交叉时期,一方面城市大学生已严重供大于求,城市大学生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中小城镇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小部分大学生迫于就业的压力开始走向中小城镇就业,但是这部分大学生很大比例是家里有关系有门路的人,他们回去可以找到条件非常优越的工作,由此看来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流动。这个交叉时期是个非常关键也是个非常敏感的时期,这一时期大城市学生失业严重与中小城镇大学生回流滞后性并存,社会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成本,包括人才浪费与失业救济等成本;另一方面大量的失业人员无事可干,游手好闲,而且有些人把自己的失业问题归于社会责任,对社会不满,这又对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已责无旁贷。理论上讲,大城市毕业生供过于求,而中小城镇供不应求,最终会导致大学生由大城市向中小城镇的流动,长期来看这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但我们无法预期。正如凯恩斯所说,“长期我们都不存在了”。实践来看,实现大学生由城市到中心城镇的流动绝非易事,制约这种流动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思维的定势。长期以来,人们都怀着“读大学出人头地”的理想与愿望,父母及亲朋好友都对大学生寄予了厚望。倘若大学毕业还要回到小城镇,在很多大学生眼里这是辜负了父老乡亲、亲朋好友的期望,也是毁掉了自己的理想,心里抵触情绪特别严重。而且思维的惯性会起到长期的影响,在短期内是很难改变的。 (2)高额的个人高等教育成本。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接受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也在不断增加。2005年山东经济学院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年平均消费支出为13577.5元,大学四年总体消费54310元。如此之高的个人成本,对低收入阶层来说,供应孩子读大学需要“砸锅卖铁”。一般而言,高成本要对应高收益,这就使得他们走上了寻求高收益之路。反应在工作地点选择上,首选大城市大城市的期望收入高,还可以享受更多的公共资源,而且大家普遍认为大城市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 (3)人才流动的“棘轮效用”。“棘轮效用”主要是指流动的单方向性。人才流动的“棘轮效用”指人才由小城市流到大城市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是由大城市流向小城市却要遭受很大的阻力,主要原因在于大城市对于小城市的优势大、环境好、机会多等。同时,一部分学生留在大城市,其他同学的“攀比心理”也会起到很大作用,这种思想也会阻碍人才的流动。 马克思认为,“从商品到货币是个惊险的跳跃”。对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来说,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及农村也是个惊险的跳跃。当前情况下,很多因素制约着这一跳跃。由此可见,要实现人才的流动维持人才城镇乡村的供需平衡并非易事。而且当前策略下潜藏着很多问题,要想顺利的实现“跳跃”必须分析出潜在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困境背后深藏的问题 在实行“城市包围农村”战略过程中,我们只注意了招生规模的增大,忽视了一些其他问题,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就社会角度来看: (1)人才浪费严重。大学生失业率越高意味着人才浪费越严重。在大学盲目扩招的浪潮下,许多学校患上了“热门专业近视症”,不问人才的供求状况,认为热门就有市场。结果导致这部分人才供大于求,加剧了失业。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宏观调控机制,教育结构存在很大问题。就当前教育状况来看,倘若整个社会需要100万个研发人才,因研发工作待遇高、福利好,大家都想成为研发人员,可能会培养500万个研发人才。由此,会有400万个研发人员失业或者从事非研发工作,由于高级人才的资产专用化程度很高,这样的培养成本几乎变成了沉默成本,是个极大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