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是基础。当前发展的重点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轨”,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才能以发展巩固和谐,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关键 1.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基础的。如果没有建国以来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的成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度发展,没有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和谐社会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央也就不可能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 构建和谐社会,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从经济发展来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由短缺经济转向相对过剩经济,经济发展从最大限度地增加供给,转向更大程度地满足需求,着力于实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发展。从社会基础来看,由于个人财富的增加和私人财产的形成,并且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保护,以财产为基础的社会诉求更倾向于经济稳定与社会和谐。在全面建设小康的道路上,人民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期盼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社会基础。 2.构建和谐社会,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来展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还是围绕着发展来展开的。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我国经济长时期保持了较快速度增长,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起点比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人均增长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还不完全相适应,经济社会中的多种不和谐因素,仍然是发展不充分带来的,也是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如何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集中力量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实力的基础,是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3.构建和谐社会,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深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从较低层次发展到较高层次,从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现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目标只能是较低层次和水平的和谐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将使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将提供更加充实的物质保证和创造更多公平发展的机会,将使社会全体成员都能平等参与社会经济和其他活动,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经济社会发展将创造更加有利于社会和谐的条件,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和谐提供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将是逐步走向经济愈益发展、文化愈益繁荣、民主更加健全、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的社会;必将是全面进步、更加稳定与和谐的社会。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也更加明确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再从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社会进步的总体进程来看,经济发展并不是目的所在,经济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阶段性的目标上,现阶段就是要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要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就是针对我国改革仍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的特点,从战略的高度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进行的科学谋划。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大量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生产力和科技、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很大;农村贫困人口、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居民还为数不少;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公平与效率问题突显,地区之间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的难度加大。这些矛盾和问题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在诸多矛盾和问题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尤其突出。长期以来,我们“重经济增长,轻社会发展”。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曾经是积贫积弱的国家来说,集中有限的资源发展经济,甚至在一定阶段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战略重点,是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但是,由于在现实中长期重视经济增长、轻视社会发展的情况比较普遍,造成大量的社会发展的历史欠账。与此相关联的是,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经济指标硬,社会指标软”。在这种“政绩观”和“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局面是,抓经济增长是实的,抓社会发展是虚的。甚至有人认为,在社会发展和社会事业上花钱,会减缓和妨碍经济发展。结果造成: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凸现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断积累,并呈现出以下一些趋势性的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加剧了社会不和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现象,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发展的不和谐,而由此引发的土地问题、拆迁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其他方面的社会问题比较集中,并呈现出群体性特点。企业改革成本转化为社会成本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目前,改革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所有社会成员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改革中来,既要从改革中获益,也要为改革支付必要的成本,改革进入了“共担成本”的阶段。这样,就把大量的企业改革成本转化成为社会成本,由社会全体成员来共同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