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国有企业的改造过程及其经验 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最早源自英国。英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英国经济逐渐走下坡路。为提高经济竞争力,英国战后历届政府先后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多种形式改革,基本措施对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及股份制改造。其做法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逐渐影响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形成所谓私有化。英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私有化政策加以推行。 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值得肯定及借鉴的经验:(1)化大为小,区别对待。 政府根据具体情况,对亏损的大企业本身进行划分,根据各部门具体盈亏情况划分为若干个小公司,以区别对待。由于一个大型企业的亏损,不等于其各部门一概亏损,因此区别对待的优越性在于,政府能够把有限的资金用于那些因亏损而急需改造的部门中去,从而降低国企改造成本并增加企业扭亏为盈的机会。(2)逐步推行,相对平稳。整个改造过程分阶段实施、按步骤进行;重视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准备;实际推行中先易后难,由小到大;改造的形式不拘一格,整体出售、内部收购、股票上市、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同时注重各种改革措施之间相互衔接配套。 由于实践中制定政策可行、措施有效,通过10多年私有化改造,英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普遍提高,其中英国最大的40家被改造的国有企业全部取消亏损,企业盈利增幅较大。同时政府也甩掉了一些财政包袱,使财政收支状况明显好转,政府通过出售国有企业,直接获得总收入超过600亿英镑。 国有企业职工收入有较大增长,加上股票收益,使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意识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也相应得到改善。此外,股份制改造得到英国社会各阶层及广大人民支持,表现在社会公众持股人数大增,由300万人上升到1000万人,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是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造中也存在着问题:(1)由于企业大量裁员,失业问题空前严重。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由此带来工人抗议等众多社会问题。(2 )如何有效监督管理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尤其是对具有自然垄断性企业实行私有化后,如何防止因私有垄断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是值得重视的大问题。 二、俄罗斯、东欧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 1.与西方国家不同,俄罗斯、东欧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具有自身特色:(1)原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比重相对较大。(2)具有体制转轨的特征, 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相应地需要培植、扩大私有产权。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是体制转轨需要,有利于市场体制建立及完善。与西方国家相同之处在于,俄罗斯、东欧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深受西方国家国有企业改革私有化影响,以其为模式并强调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接轨的同样的私有化改革。 2.俄罗斯、东欧国家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主要采取内部私有化和外部私有化以及大私有化和小私有化形式进行。所谓内部私有化是将股票出售给本企业职工从而实现企业私有化改造的一种方式。外部私有化是通过股票上市办法,即在证券交易市场出售股票办法实现私有化,小私有化则是对国有商业、服务业以及小型工业企业私有化,主要通过商业招标和租赁方式进行。大私有化则是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私有化。 3.从对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看,俄罗斯主要采取了以无偿转让国有资产为重点私有化改造方式。在俄罗斯小私有化中,主要以无偿转让国有资产为主,有偿转让比重很小。在大私有化的第一阶段,主要通过发放私有化证券无偿转让国有资产,又称“证券私有化”。第二阶段,从无偿转让国有资产过渡到按照市场价格公开出售国有资产。除私有化改造外,俄罗斯还保留了部分国有企业并未实行私有化改造,对这些国有企业主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机制、国家控股等手段加以改造,相应地强化了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机制,有助于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经济并参与市场竞争。 4.与俄罗斯国有企业改革方式不同之处,匈牙利国有企业改革实行有偿转让国有资产改造方式,其原则是国有资产出售而不分配。具体做法和经验:(1)以股份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造的首要形式,相应地国家保持控股地位。(2)企业改革配套进行。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改革外贸体制和金融体制,注重其与市场经济接轨。(3)注意利用外商投资改造国有企业。 纵观俄罗斯、东欧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大致有如下值得重视和借鉴的经验:依法改造、加强领导、形式多样。各国国有企业改革模式皆不同,没有统一固定模式,具体改革方式也灵活多样化,由于国情异样,企业盈亏状况也不同,相应地采取了不同的改造方式。一般对效益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多采用股份制改造形式,通过股票上市或职工内部持股及参股等方式改变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及管理体制;对濒临破产的国有中小企业则采用公开招标拍卖出售、集体与企业合股经营等方式加以改造。通过私有化改造所反映出的问题在于: (1)内部私有化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外部私有化则使旧体制中的隐性收入显性化,其有利于同旧体制有联系的权势阶层迅速致富,从而引起社会不满。 (2)据俄罗斯学者分析,私有化进程过快,与此相应的市场体系、 法律制度及经营管理方式难以迅速形成并与之相配套,因而对国民经济及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 (3)相比较而言,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比大型企业要顺利, 大企业改革相对缓慢,从而使整个私有化进程延迟,其结果使多数国家面临巨额预算赤字、失业人数剧增以及社会贫困面造成扩大。总之,从世界范围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发达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一个没有既成模式的全新课题。一种新体制的完善建立需要时间,当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善建立、旧体制影响依然存在时,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阻力及成本必然加大。因此,不论是过于激进改革还是相对迟缓改革,都不利于体制转轨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重要在于选准国有企业改革范围、模式、力度、速度及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