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0月14—25日,浙江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龚昌成带领浙江行政学院学术考察团对英国、西班牙等欧洲国家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学术考察,参观访问了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西班牙国家行政学院等机构。通过与国外公务员培训机构的面对面交流以及对欧洲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实地考察,促进了对国外公务员培训机构的了解,强化了浙江行政学院的对外合作交流,深化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英国、西班牙社会和谐发展及其公务员培训机构的现代运作机制,给考察团全体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察期间,考察团全体成员采取边看、边听、边议的方式,积极探讨欧洲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特征与内涵,认真思索公务员培训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欧洲部分国家社会和谐发展的启示 “和谐”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追求,又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实践。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明,不同的历史阶段,对和谐发展有着不同的诠释。欧洲(以欧盟为代表)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中心,凭借其工业化的先发优势,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等历史与现实基础,逐步实现了由矛盾冲突向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转型。尽管为期十天的学术考察很难摆脱走马观花的局限,但是也足以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历史与现代、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与现代的和谐 历史传统与现代社会的和谐共处,相生相长,是人类文明恒久恒新的重要话题。现代社会不是凭空创造的,现代社会发展是以前人创造的历史遗产为基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善待历史,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延续社会文脉,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欧洲考察期间,伦敦、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国际化大都市所具有的人文历史与现代社会的和谐交融,体现了欧洲社会发展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强烈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 文化遗产保护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共存。与我国相比,英国、西班牙的历史并不悠久,但是他们高度重视民族的文化传统与遗产。西班牙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有43处历史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英国、西班牙的许多历史建筑不仅仅由于其石材工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对历史的尊重,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都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英国议会大厦、伦敦塔、威斯敏斯特寺、白金汉宫、大不列颠博物馆、西班牙王宫、神圣家族教堂等历史建筑与周围的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成为伦敦、马德里、巴塞罗那等国际化大都市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巴塞罗那的神圣家族大教堂始建于1882年,由西班牙著名设计大师安东尼奥·高迪设计,历时124年尚未竣工,雄伟壮观的“神圣家族大教堂”与现代化的工程机械在蓝天下构成极其壮观的景象,历史悄然融入现实,令人叹为观止。 对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地方来说,文化的连续性是十分重要的,或多或少保持原样的历史景观会使人们感到文明的延续。一个没有历史建筑的城市,如同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只能是一种悲剧。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明古迹众多。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大片旧房被拆除的同时,许多历史建筑乃至整个小区、老街逐渐在旧城改造中消失,各种现代建筑大行其道,玻璃幕墙、中心广场、“欧陆风情”,正在主导国内的城市映象,而历史、传统与特色正在悄然隐去。我们在努力创造未来的同时,丢掉了过去,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面向未来,锐意创新,并不要求必须全面地清除过去。社会的发展应当尊重历史文脉,把握与提炼民族、地方特色与文化传统,并从现代生活中汲取活力,使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延续并发展。 充分审视和把握历史传统的作用和影响,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社会是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体,在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地重构、整合。发展也是历史的一部分,现在的建设也终将成为历史。我们应当充分考虑自身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影响,考虑对历史传统的保护与弘扬。历史传统的扬弃是社会发展的精髓,只有把历史传统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内涵才会变得更加充实。只有在维护社会传统的基础上,传承社会文脉,更新社会机能,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更具有持久的动力。只有坚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社会发展,才能够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发展的路径,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 (二)人与自然的和谐 自从布伦特兰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地球人的共同愿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资源及生态环境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紧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日趋对立,引发了各种社会矛盾。据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近年来我国因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2005年,全国发生环境污染纠纷5万起,环境污染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中国已提前进入了环境事故的高发期。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和谐社会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青山、碧水、蓝天、绿地是人类共同的需求,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我们将逐渐失去家园,失去生存的空间,和谐社会也将失去坚实的基础。 作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也曾经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伦敦的“雾都”也是工业环境污染的后果,20世纪50年代曾引发严重的环境事件。但是,英国与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在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沉重教训以后,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次欧洲之行让我们充分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差距。现在的伦敦很少有雾了,没有云的时候,天还是蓝的。伦敦市区的肯辛顿公园和海德公园,青草幽幽,空气清新宜人,附近的居民在公园内散步、遛马、踢球、聊天,还可以在有名的演讲角演说任何有关国计民生的话题。伦敦市中心的圣詹姆斯公园环境优美,既是市民与游客小憩休闲的理想场所,又是松鼠、鸽子、天鹅等小动物们的天堂,湖中有许多水鸟悠闲地游弋,不时接受游人的喂食,草地上时有松鼠出没,不时像明星一样接受游人的追捧,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令我们大为感慨。英国的乡村则更胜城市一筹,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乡村。从伦敦到伯明翰,大片的绿地一直伴随我们左右,看不到裸露的土地,偶有错落的村庄和在草地上休闲的牛羊,构成了一幅幅美轮美奂的风景画。作为欧洲的旅游大国,西班牙更是把生态环境作为其招徕世界各地旅客的法宝,阳光、沙滩和海水以及众多的文化古迹成为巴塞罗那旅游的招牌。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一种财富,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