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从今年来看,宏观经济运行超出预期,其特点为“三高一低”,即“高增长、高效益、高就业、低通胀”,完成了从“‘十一五’良好开局”到“又好又快”的过渡。预计全年GDP增长超过10%是没有问题的。2006年中国经济的上佳表现,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建设和谐社会,坚持改革开放,认真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结果。宏观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为确保实现“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开了个好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保障 2006年10月,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中央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并贯彻全过程。关于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体制机制、公共财政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6方面的体制制度建设,这是今后一个时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中,与百姓利益攸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尤为社会关注。为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应当围绕三个着力点:一是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二是消除不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三是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推进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 二、综合配套改革 我国的改革从80年代中期到今年,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艰难、曲折的阶段。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各项改革正向纵深发展。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由过去的专项改革向整体推进,正在寻求制度的均衡化,更加关注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质量、更加注重和谐,即进行综合配套改革,并在有条件的地方组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新一轮改革,重点有三:一是围绕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行政管理体制、所有制结构和现代市场体系方面的改革;二是围绕消除不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障碍,重点是财税、金融、价格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围绕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障碍,其重点为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卫生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除土地、市政公用事业、收入分配、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改革外,其余综合配套改革内容纳入另行论述。 国家土地制度改革 2006年7月,为加强土地调控,国务院指出,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调整利益机制,完善责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并建立国家土地监察制度:设立国家土地总监察办公室,并派驻地方9个正局级的国家土地监察局。为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规范国家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构建符合现代土地产权制度要求的地籍管理体系,国土资源部颁布了两个《规范》和《地籍管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2006年9月发布《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切实保障被征地农民的长远生计,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调整建设用地有关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统一公布制度,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强化监督检查,严惩土地违法行为。 市政公用事业改革 今年冬季,市政公用事业中城镇供热收费制度改革全面推开:主要是热费补贴变“暗补为明补”,以专项补贴方式按月发放,由使用者直接向供热企业交费。建设部规划,用两年时间完成热费制度改革。建设部为推进市政公用事业改革,在2006年内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监管。完善供水水质督察体系建设;二是完善特许经营制度;三是开展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调研;四是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有关政策。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今年5月份,中央政治局针对分配制度改革指出,要努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地区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根据《公务员法》,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工资制度的规定,重点做好建立制度,完善机制;严肃纪律,规范秩序;统筹兼顾,缩小差距等三方面的工作,为今后继续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革 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会议强调,在2005年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振兴装备制造业、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解决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装备制造业体制改革 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其体制改革,国务院要求从加强领导、实施振兴工程、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供给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以突出装备制造业的战略位置。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 2006年4月,国务院批准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并先行开展产业投资基金试点。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又一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