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扩招已经进入第6年,而扩招后的第4批大学生也即将毕业,忙着到各就业市场寻找未来的发展和机遇。目前,中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早以不将高校毕业生视为主要争抢目标,其就业渠道不再像以前那么宽畅,较扩招前,大学生找工作更“难”了。连年扩招带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长,而市场的容量并未相应增长,所以按传统的就业模式与市场供求关系,毕业生就业形势确实不容乐观,甚至有人惊呼“毕业即失业!”。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呈现四大发展趋势分析 2006年预计将有350万高校生和400万“三校生”走出校园。各个人材交流会上人头攒动无疑都期盼找到一个好“买家”,毕业生就业也正逐渐引入越来越多市场化操作模式。 趋势一:“零售”向“团购”转变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零售”式的招才引智显然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成批“团购”的方式引进该专业技术人才,它将降低企业成本,增加就业成功率。 趋势二:“现货”向“期货”过渡 在高校专场招聘过程中,企业已逐步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过渡,在培养人才上先走了一步。部分企业与院校签订了人才智力合作协议,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建立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 趋势三:“沿海”向“内地”挺进 当沿海发达城市的找工作的学生感叹工作难寻时,诸多“内地”与西部等处于高速发展中的省份却正为找人发愁。《长三角地区企业用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96.8%的企业为招聘合适人才发愁,技工荒、人才荒让相当数量的企业不得不放慢发展步伐。“沿海”向“内地”挺进。 趋势四:“选调”向“派遣”转移 由于人才派遣具有能够帮助企业优化人才结构、规范用工行为、规避用人风险等多方面好处,企业将部分的业务外包给派遣机构已经是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乐意通过人才派遣的方式录用毕业生,“选调”向“派遣”转移。 二、高职院校需引入“订单教育” 所谓“订单教育”,就是指企业根据岗位需求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后,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选拔学生、组织教学、考核上岗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优势在于岗位、技能要求具体并细化,学生学习目的明确,教学内容针对性强,学生在校期间就到企业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文化有所感受,毕业后可直接胜任工作岗位,溶入企业文化。企业也有了满足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避免了到社会上招聘人才的盲目性,也减少了岗前培训的费用,这是一种高职院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体现了把就业为导向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特征。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一整套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已经不太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类型之一,发展势头迅猛,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招生人数占总招生人数一半以上。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各行业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通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有高职特色的办学模式逐渐成形,其中校企结合、订单教育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2005年北京市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毕业生,高于本科生初次就业率0.01个百分点;高职生的就业率达到了88.33%,比2004 年提高了近30%,与本科生就业率基本持平[1]。 三、围绕就业的“订单教育”运作模式分析 高职教育与社会各界的全面合作已成为世界性潮流,教育必须走出象牙塔、学校与社会携手、教育与经济结合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经济界、教育界的共识。产、学、研相结合正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教育专家指出,在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就业机会增加的情况下,企业用人观的转变对高职生就业率的走高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有了“用人成本”的意识,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用人成本,而获得差不多的的用人效果。 (一)“订单教育”的基本特征 特征一:量体裁衣,学以致用 培养人才的目的是发挥学有所长,学以致用。需高职院校结合社会、用人单位要求有目标地对学生的未来进行必要的设计。而“订单教育”就是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进行量体裁衣。其过程就是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导向,依托用人单位,根据岗位特性,注重培养理论加实践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特征二:及时调整,无缝对接 高职院校和企业依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对“订单”的内容具体化和细化。该人才培养计划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甚至做到无缝对接。 特征三:紧密合作,资源共享 “订单”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根据“订单”的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双赢关系。为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用人的质量,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即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为此,校企双方都应利用一切条件,投入各自的人力、物力、财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