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个显著特征是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地快于其他地区,因此造成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在这种不平衡中,比较突出的是东部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异常。东北三省曾经是共和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有大中型企业非常集中,重化工业的比重十分突出。而且因此聚集的人力资源也相当丰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良好经济基础的地区,在改革开放后不仅不能继续保持领先的经济地位,而且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地位大大地下降了。改革开放之前,东北三省的经济规模各自都处于全国的领先水平,但截止2004年,三省的GDP总额为15134万亿元,而广东省的GDP总额为16039万亿元,也就是说,东北三省的GDP总额相当于广东省的94%。这种不平衡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会严重的滞后?在可以检索的众多解释中,具有代表性观点有:(1)重工业发展战略假说[1]。这种假说认为中国的地区差距问题与各地区推行的不同发展战略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实行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东部地区的发展战略接近于按照比较优势制定,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战略则是违背了比较优势的战略。正是由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明显)推行的错误的工业发展模式,导致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2)市场化假说[2]。该假说认为,各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差异性,强化了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其直接后果是拉大了地区间经济差距。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制度演进上的差异,即东部地区市场化进程较快,而落后地区在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制度变革的进程要缓慢的多。东北地区的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无疑是造成东北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3)产业结构假说[3]。这种假说认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产业结构所做的重大调整是以消费品工业为主导的加工工业在东部地区迅速集中并发展起来,这种调整给东部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东北地区由于重工业比例太高,经济效益却很低,结果使得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东部地区慢了许多。这是造成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4)所有制结构假说[4]。该假说认为,所有制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经济在不同地区调整的速度不同,造成了地区间的差距。改革开放后,东部地区的富有活力的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东北地区的国有经济始终保持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时至今日,工业产值中的80%以上属于国有经济。正是由于东北地区发展私营经济的滞后造成东北地区整体经济的滞后。如果愿意对有关的文献做进一步检索,还可以列举更多的观点或假说,如外商直接投资假说,优惠政策和投资倾斜假说,知识和科技进步假说,等等。然而,问题关键并不在于列举的观点是否全面,而更重要的是想要说明的问题是什么。就以上提到的不同假说来看,每一种假说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但每一种假说又不能全面地解释东北地区经济为什么发展滞后。我想说明的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是否仅仅是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失误造成的?或者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是否是由于一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宜的客观因素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提出问题,我们会发现,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滞后有来自改革本身的原因,具体的就是改革成本在不同地区分担的不平衡,使得东北地区负担了过多的改革成本,从而造成了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 东北地区或者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共和国建设初期重点发展的地区,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工业体系。这里曾是共和国的骄傲,也曾担起过共和国建设的重任。但是,改革开放之后,东北地区无论在改革方面,还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都相当地缓慢。有人因此认为,这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其实,这仅仅是一种相关关系,而更直接的原因是由此导致东北地区承担了过多的改革成本。本文就是要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进一步地想说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贡献或牺牲。 二、东北地区承担的改革成本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要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必然涉及到对人们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一部分人会因为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而丧失一定的经济利益,另一部分人则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改革首先要付出的是一种摩擦成本。这种摩擦成本指的是因利益关系的改变,不同利益获得者对改革有着不同态度,从而形成对改革的阻力以及由此引起的损失。由改革阻力而引起的损失可以有多种形式。最基本的形式在于,改革中受损的人群为了不使自己的利益受损,千方百计阻挡改革的进程,对改革设置重重障碍,迫使社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关于要不要改革的争论,因此延误了改革的有利时机。不能及时地建设新的体制,不仅经济效率不能提高,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地,为了克服改革的阻力而采取的措施是需要支出一定费用的。要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不断地增加市场因素,也就是建设并完善构成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要素,由此决定了改革还要付出一种实施成本。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决不会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完成这种过渡是需要人为力量来推动的。这就不能不付出一些成本或者是代价。实施成本包括改革过程开始之后一切由体制决定的“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完全”、制度预期不稳定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实施成本受改革推进的时间和改革推进的难易影响。改革进行的时间越长,需要付出实施成本越高,而改革进行的时间越短,需要付出的实施成本越低;改革推进的越困难,必需付出的实施成本越高,而改革推进的越容易,必需付出的实施成本越低。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种成本是必须考虑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与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向不同。独联体及东欧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按照“华盛顿共识”的思路进行的,因而是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我们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则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了使改革不脱离这个方向,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把保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在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惯性下,要保证这项任务能够顺利实现,也是要支付一些成本的。特别是在渐进改革的路径下,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认识不断地变化,表现在公有制主体的比重逐步地向下调整,当公有制从较高的比重向相对较低的比重调整之前,为了维持公有制的这一比重,是需要花费一些成本的。如在坚持公有制绝对比重的情况下,一些需要深化改革的公有制部分可能因为这种约束而不能进行,这自然会造成部分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