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十一五”规划建议,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制定各自的“十一五”规划,西部各省区也不例外。令人忧虑的是,相当一些西部地区政府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对“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战略挑战估计不足。因此,缺乏必要的忧患意识,在确立规划目标时充满跨越式发展的非理性冲动,提出要高速发展,超速发展,跨越式发展。我们认为,“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虽然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远远大于机遇。在严峻的战略挑战面前,广大西部地区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 从区域发展战略态势看,“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面临严峻的战略挑战。 过去我们谈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总是谈总量,其实更重要的是结构。结构目标比总量目标更重要。从结构来讲,首先要确定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一旦确定下来了,国家一般采用扶持政策支持主导产业。通过发展主导产业,可以把国民经济的其它产业带起来。主导产业有一个特征,它除了具有高增长率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在于它的产业关联度比较大,有带动效应。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抓住主导产业,把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带起来。整个的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发展取决于经济结构,经济结构关键是主导产业的演变升级。不同时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从国际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以及国际产业结构的实践来看,有一个规律,最早是农业社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农业带手工业;然后开始进入工业社会,工业化初期,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农业为轻工业提供积累,农业发展起来了,下一步就是轻工业;当轻纺这个主导产业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基础工业;这个阶段完成了,基础产业做大了,下一步则上升为重加工组装工业,重加工组装工业就是我们一般讲的装备制造业;那么,基础原材料工业就给这个阶段做积累,这个阶段完成了,下一步,按照传统工业化就进入到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但现在中间又加入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再上去就是服务业了。作为发展中国家,往往高科技产业与重加工组装工业是并行的,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自然生成的一个规律,这个过程也就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升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又上升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再上升到知识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或高级化就是指这个过程,当然还要产业内部的技术构成提供等问题。 就我们国家而言,同样遵循这个规律。在建国初期,由于特殊的国情和严峻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形势,如通货膨胀、失业率、社会不稳定,对外要防入侵,对内要防复辟,当时的首要目标,不是经济发展,而是军事政治目标。我们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构筑一个国民经济的体系,构筑一个工业化体系的框架。当时不能搞市场体制,必须搞计划经济,这是必要的。因此,我们的主导产业演变走了一条非均衡递进的道路,即没有按照发达国家的实践和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去走。而是超越了两个阶段,把轻工业和基础工业超越了,直接从农业跃到了以军事装备为主的重加工组装工业阶段。当时要立足于打仗,把重工业搞上去,就是要突出军工。从一五、二五到大小三线建设,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所以说,我们在改革开放时候,与国际上的标准结构相比,我国当时的产业结构的偏差度非常大。我们的产业结构是高度两极分化的产业结构,一方面是大量原始落后的农业,一方面又是庞大的重工业,二者是各自封闭发展的,没有关联度和正常的循环。所以我们计划经济的30年,由于特定的国际形势,政治军事目标是主要的,我们的主导产业实际上是强调以军事为主导的重工业。这样,带动区域结构的重心肯定是朝西部倾斜的,比如当时“一五”时期156个项目的布局,陕西就有24项,和辽宁并列全国第二,当时就考虑到打仗。好多企业,内迁支援大西北、大西南。以后的大小三线时期,四川上去了。当时区域发展的重点是西部。所以说,西部的工业化就是靠在计划经济时期基于军事上的考虑而强行嵌入的,地方经济靠与军事装备配套发展起来了。西部的工业化实际上带有明显的国防化色彩,那个时期的军事目标,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结构,是朝西部倾斜的,特别是大小三线时期,客观上也缩小了东西部的差距,这是第一个阶段。 到第二个阶段,在政治上粉碎了“四人帮”,开始改革开放,当时的基本现状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轻纺、轻工业十分紧缺,好多商品都要排队才能买到。因此,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质就是将轻纺作为主导产业。整个80年代,我们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轻工业和纺织工业,轻工业最典型的就是家电,老三件到新三件。因为发展目标变了,原来以阶级斗争为纲,强调军事政治目标,现在目标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目标了,这就要考虑经济规律,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我们的国民经济卡在轻纺工业这块,再加上休养生息、职工提工资,轻工业有了市场需求,所以主导产业就是轻纺工业,产业政策就向轻纺工业倾斜。要发展轻纺工业,肯定是东南沿海。因为那里的资本、技术、人才、交通都好,回报高。因此,要强调经济效益,肯定重心要向东南沿海倾斜,所以,中西部有点失落。第二,当时搞轻纺,我们的技术基础不行,支撑不了这个产业。没办法,就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从国外如从日本、韩国引进生产线和零部件,生产国产品替代往日的进口。回想一下,当时彩电,冰箱,易拉罐,空调生产线都进口日本的。服装等是:“三来一补”。东南沿海又毗邻港澳、台湾、日本,它有区位优势,进来服装,再出去,大进大出。与此同时,对国防科技工业,我们则确定了“有限目标,跟踪研究,多研制少生产,基本上不装备”的方针。在发展轻工业时,当时有一个产业政策就是军转民,将过剩的军事装备生产能力转向了轻纺工业,比如一些军工厂生产彩电。改革开放以来,主导产业放在轻纺工业,带动区域政策的变化,这个主导产业发展,基本上在80年代中后期完成。 接着我们国民经济又主要卡在能源、原材料短缺上,就开始补第二课,主导产业向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倾斜,我们当时叫基础产业,把农业也算上去了,因为1995年农业有一个大的滑坡。因为能源和原材料作为主导产业,东南沿海没有这个优势,中西部是“两源”兼富(能源和矿产资源),自然,西部大开发有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基础动力。它有一个标志,九十年代中部三峡工程和西部南疆塔里木油田的上马,拉开了产业和区域倾斜的双序幕。80年代实施梯度发展战略,东南沿海是优先的。在这个战略下,东西部区域差距拉大了,引发了许多社会政治问题。比如,国防和稳定问题。从九十年代开始就提升中西部问题了,它的产业背景就是主导产业要上能源和原材料工业。这个阶段,可以说在九十年代后期已经完成了。1997—1998年买方市场形成,当时基础工业产品开始积压,建国以来最紧缺的电也开始过剩。当然,现在又是另外一码事,因为市场油价上去了。另外,90年代区域结构还有一个变化,在80年代上轻工业的时候,是从东南沿海开始的,重点是中国的南部——珠三角。到了90年代发展能源和重化工业,有两个趋势:一个是西移,因为中西部有能源和矿产资源;另一个是北移,强调长三角和环渤海的问题。因为这两个区域过去也都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原来有能源和重化工的基础。比如燕山石化、南京的扬子石化等。这个时候开始,长江三角起来了,环渤海包括山东也起来了。这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在“九五”就基本完成了,从“十五”开始主导产业升级为装备制造业。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相关联,振兴老工业基地提到重要位置。80年代主导产业上轻纺工业时,比如轻纺装备,家电装备,流水线等都是引进的。90年代上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时,比如石化装备、石油装备、矿产装备、工程机械等,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且这种大规模引进,到“十五”时已经严重威胁国防和国民经济安全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十五”主导产业主要确定一个是装备制造业,一个是高新技术产业。西方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后现代化,先发展装备工业,完了以后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两个阶段。而我们作为后起发展中国家,是在工业化的实行过程迎来了现代化,迎来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所以不能按部就班,工业化和现代化要同时进行,于是就把这两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当然,装备工业可能要先结束,高新技术产业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