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迭起,“清洁生产—绿色流通—合理消费”可持续性环保模式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管理循环系统和环保法规的完善,逆向物流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同时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工业处于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的探索阶段。欧美汽车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是8%左右,日本汽车厂商甚至可以达到5%,而我国汽车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在15%以上。可见,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从物流环节降低成本有很大空间。因此对于汽车零部件产业来说除了正向物流,还必须加强对逆向物流的管理。 1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的内涵 1.1 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这个名词是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最早提出的。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逆向物流的定义是:“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和成本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1]所以简单的概括逆向物流就是从客户手中回收用过的、过时的或者损坏的产品和包装开始,直至最终处理环节的过程。但是现在越来越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逆向物流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产品和物资的完整的、有效的和高效的利用过程的协调。 1.2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是指对回收的汽车零部件经过分拣、检验和测试后,把有价值的零部件拆解、修复或再加工重新用于产品的装配中或者用于修理失效部件或弃之不用的回收过程。修复零部件可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缩短供货周期,进而增加产品的利润和价值。对于零部件的再加工可以使其用于新产品的装配中,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以总结为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是以顾客满意和社会环保为目的,而将资源和相关信息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回流的过程。 2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的成因分析 2.1 投诉退回制造商的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 在汽车制造中,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成千上万的汽车零部件,分布在世界各个地方生产,生产系统还不能保证100%的产品合格率,大规模的生产也会带来次品数量的增加,配送、运输等环节必然会造成汽车零部件缺件、功能受损或包装受损导致客户不满意而形成退货。再者就是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造成了汽车零部件过时或者库存过量而把零部件退回给制造商。 2.2 再销售、再制造和重新整修的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 对于返回的汽车零部件,一旦没有被使用过,那么它们的状态如良好就可以进行再次销售。当然在销售之前需要测试鉴定。每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都会花费大量的资金重新包装进行二次出售。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发展主要由于二战期间新的汽车零部件的短缺。根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协会(APRA)的统计,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市场每年有340亿美元,估计12000家再制造公司涉足汽车零部件行业[2]。 如果汽车零部件已有损坏并被送至回收再利用之前就已经无法按照设计要求工作,企业就需要对其回收并重新整修或是再制造。可以进行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有内燃式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转向机、水泵、空调压缩机、雨刮器马达、油泵、动力控制泵和减振器等。在它们出售给客户之前需要一定的再制造和再重修。 2.3 循环再使用的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 汽车零部件循环再使用已经有70年历史了,主要是将无法进行整修、修理或者再销售的返还汽车的各系统再次分解成零部件,如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然后再进行回收。将到达使用寿命的设备分解为部件和最终的零件,对于其中部分状态良好的零部件便无须重新制造和维修,而是被放置在零件仓库中供维修使用。一旦零部件的材料已毫无存在的价值时,企业便可以研制使用零部件的其他方法,也没有必要将其送至废弃物处理场所。 3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作用和意义 3.1 保护环境,加大废弃物回收的力度 据有关单位调查,我国可回收利用而没有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300多亿元,每年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对于汽车来说一辆车压碎后将近35%的非金属原料是塑料。大量的塑料不仅对资源利用是极大的浪费,而且还对土壤、地下水、大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然而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所以只要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大汽车零部件的逆向物流的实施,有效减少废弃物排放,不仅可以治理污染、改善环境,而且可以为人们创造优美环境,促进入与自然和谐统一。 3.2 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的废弃物,以钢材为例,由于产品设计和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大量的钢材边角料在切割完后被弃用,不仅影响到生产环境,还造成资源的浪费。再者就是汽车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经过了一定时期的运行后,汽车必须报废,以降低其对环境的破坏程度,消除安全隐患。从经济角度上看,报废汽车上的某些零部件拆解后也能重新使用。在美国平均大约75%的汽车都是再制造或再循环的,几乎每辆车零部件的所有金属部分都是再利用的,极大地降低了汽车的生产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表1 汽车零部件逆向物流的阻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