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中国快递业的增长率达20%以上,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地区。而这其中,民营快递的行业规模和市场份额日渐增大,特别近十年来,每年都以120%~200%的速度递增,远远高于国内快递市场的增速。 目前在中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近万家,从业人员估计会在100万人左右,年营业规模也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主要分布在以上海、广州、深圳、北京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
数据来源:东方(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EMRI) 民营快递优势明显 通常认为中国的民营快递业务占整个中国快递市场规模的1/3强,这和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的中国首次快递服务统计调查结果有些不一致,笔者认为其中的问题在于此次调查的样本量有些偏窄,因为很多非邮快递企业从事了信件快递业务,但按照邮政部门的规定,非邮政快递企业60%的国内快递业务是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因此可能没有计入调查项内。即使按照上述调查,2006年民营快递企业完成业务量28571.8万件,也占总业务量的27%。
数据来源:东方(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来源:315投诉网2007,07 大部分中国民营快递企业的业务集中在同城快递中,如北京、上海等这样的大城市的同城快递服务基本上都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邮政局联合发布的首次快递服务统计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年来民营快递企业的国内同城快递业务收入迅速增长,较2005年实现了54.4%的增幅。 民营快递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从价格看,EMS标准资费不论远近统一定价为22.5元,而民营快递收费则是根据路程远近进行灵活定价,如在长三角或珠三角区域内民营快递收费基本价格只在6~8元;从速度上看,无论是同城快递,还是城际快递,民营快递都比EMS快约50%;从服务上看,民营快递实行门到门、手对手交接,上门收件送件,对大客户还可派驻专人到客户处服务,且对寄件封装、重量、尺寸等没有过多限制。正是这些因素,使民营快递在与EMS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方(国际)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早前进行了一项专项调查,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城市进行。结果显示居民生活中的邮寄中有20.1%的邮件是通过特快专递的形式走的。这说明中国的快递市场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空间。调查还显示,高收入、高学历、高职位的人群是特快专递市场的主要消费者。 根据四城市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之所以选择“特快专递”主要是因为它们收货及时(77.9%)和送货准时(54.4%),其次是因为不同的业务需要(25%)和良好的信誉(19.1%),合理的价格(7.4%)也是居民选择快递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中国的民营快递公司正好在快速收发方面表现优异,在对客户的服务方面也做得更加的具体和方便,正是这些因素,使民营快递在与EMS的竞争中更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问题重重 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行业组织,行业缺乏自律,使中国民营快递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混乱,同时民营快递企业在经营理念、服务水平、网络结构等方面与外资快递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只有少数民营快递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能与国际接轨,大部分民营快递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曾表示,民营快递行业“散、小、弱、差”现象比较明显。 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企业的技术装备和设施落后,运输工具转载率、装卸设备荷载率及仓储设施空间利用率都不高。设备标准不统一,包装或书写格式不规范,快件自动分拣率低,处理速度缓慢。 二是信息化水平和网络覆盖率低。大部分快递企业尚未建立统一集中的信息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公共信息平台,严重制约了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由于网络化不完善,也导致服务不规范,质量不稳定。 三是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沿袭传统的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组织层级多,流程复杂繁琐,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等。许多国内民营快递业目前还局限于点到点、户对户的单一快递模式,服务范围有些狭窄,很大程度上还充当着“跑龙套”的角色。 四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国内大多民营快递企业起点比较低,员工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如具有现代物流知识和信息管理、经营管理、客户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特别是一些高级管理人才,则更是严重匮乏。 根据了解,315投诉网2007年上半年共接到快递行业投诉4487宗,其中民营快递的投诉量占到了95.7%,而EMS及外资快递企业的投诉量仅占4.3%。民营快递投诉的居高不下,不仅与行业进入的门槛低,从业的企业良莠不齐有关,还与企业的管理不完善、经营扩张模式不当有关。而相比于民营企业,EMS作为中国邮政的拳头产品,集中了中国邮政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管理远比新兴的民营快递强,所以投诉率远比民营快递的要低。而国外的几大快递巨头,其优秀的管理经验和人性化的服务,更是国内民营快递企业所不能比拟,所以投诉量低也是各个企业实力状况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