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十央一号文件单列一章,明确提出“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中央认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农业物流由以下四大板块构成:第一,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水利灌溉、饲料。也包括钢材、水泥、柴油、农用货车等等。 第二,满足全国人民消费需求的农产品物流与为了实现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而进行的进出口物流。农民生产的所有产品,只要不是供自己消费的,都成为商品,农产品一部分直接面对消费者,成为最终消费品,一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向工业品提供消费,一部分加工成食品后供居民消费,一部分通过出口供外国消费。 第三,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形成的生活消费品物流,主要是吃、穿、用、住、行等类消费品。 第四,为推进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可再生物资的回收物流。比如农作物秸秆回收利用,废金属、废纸、废塑料的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等。 在进入新世纪之时,中央提出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正当其时。 第一,农业物流存在巨大的现实与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78年的农林牧渔业构成的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018.4亿元,到2005年为23070.4亿元,增长了22倍。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农产品物流总值1978年为527亿元,到2006年为13546亿元,增长了24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年县及县以下为1053亿元,2005年为22082亿元,增长21倍。农业生产资料中,农用化肥1978年产量为869万吨,到2005年为5178万吨,增长6倍。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物流的潜在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 第二,已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物流产业的基础设施条件。 道路。2006年7月,交通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五纵二横(五纵指银川-昆明、呼和浩特-南宁、北京-海门、哈尔滨-海门、上海-海门;二横指连云港-乌鲁木齐、上海-拉萨)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实现省际互通的通知》。从交通部获悉,到2006年底,全同新改建公路里程34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6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48万公里,高速路4.54万公里。行政村通公路率已达84.1%,客车通达率已达83.2%。 信息化。国家加大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推动力度,“金农”工程深入实施,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农业部、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也在大力推进“农村信息网”、“新农村商网”与“农资新网工程”。 仓储。据国家粮食管理局提供的数据,全国粮库已建31275个,总仓容达29364万吨,其中13%为具有“四散”作业能力的现代粮库。据同家统计局统计,商流、物流一体化运作的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年经营额超亿元的有3400多个,建筑面积1.28亿平方米,全国已有冷藏库700多万平方米。 第三,农业物流运作主体与载体已有一定基础。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年对江西、四川、河南、湖北的实地调查,已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物流的运作以内营为主,物流运作的主体以民营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