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包装工业已经成为一个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产业关联度高的支柱行业,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包装大国。包装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包装废弃物也持续增加,2005年,我国包装废弃物总量达1600万吨,并且还在以每年10.5%以上的速度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最终处置场中,包装废弃物约占到15%~20%[1]。尽管其中有一部分得到了回收再利用,但不到20%的回收量,还是让许多可以回收利用的物料白白地流失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包装废弃物给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荷。包装废弃物是一种污染源,但也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有关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研究会议和研究资料多不胜数。在我国,由于包装工业的快速发展,包装废弃物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研究迫在眉睫。 1 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工作在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有关政策和法规的指导下,虽取得较大进步,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以纸、塑料、玻璃和金属包装材料的回收为例。我国既是造纸大国又是纸消费大国,但废纸回收利用水平却与此不相称,废纸回收率仅为 30.4%,远低于47.7%的世界平均水平。 2004年我国玻璃包装容器回收和再生利用率约为60%,其中啤酒瓶回收再利用率达90%以上,铝制易拉罐回收率可达80%。马口铁制品的种类比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由于近年来钢铁价格“疯涨”,收购马口铁废容器的价格也有所增加,据了解,马口铁废容器的回收率在 75%左右,冷轧板钢桶回收率达90%左右,金属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较好。我国除PET瓶的回收率大概能达到 50%左右外,其他塑料包装物的回收率仍很低,尤其是塑料袋用量虽然大,但无人回收。
图1 包装废弃物回收的逆向物流模型 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包装废弃物分类回收工作严重滞后。我国目前几乎没有进行过对城市垃圾分类的工作。各种包装废弃物和厨房垃圾混在一起,只有掩埋或焚烧,难以利用其中的有效资源,同时,包装废弃物的分类完全靠手工分拣,达不到准确的分类,使后期的处理难以进行,即便处理也只能获得很原始和粗陋的产品。②包装制品的回收渠道混乱。我国过去的垃圾分类传统是靠单一的政府行政行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支撑着的。近些年来,由于经济上、观念上的原因,原有的回收系统和渠道不灵了,以市场为依托的回收系统尚未建立。回收方式原始落后,主要靠“拾荒大军”和“马路回收废纸游击队”,成本高,效率低。同时被回收的部分大都被个体户、闲置人员卖给到处开设的小造纸厂、小铝厂、小塑料造粒厂,利用率很低,浪费资源,浪费能源,粗制滥造,二次污染情况严重。③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律、法规,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的立法有待于加强和完善。 2 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的特点 与通常所说的正向物流相似,包装废弃物的逆向物流也要涉及运输、配送、仓储等方面。然而,不同于正向物流,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有其自身的特点:①分散性。包装废弃物,随着产品的使用而产生,分散在不同的消费者手中,而且数量很大,不像正向物流,产品集中在厂家、仓库或零售商手里。②复杂性。包装废弃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很多,同时又有品牌、型号等的区别,以及废旧程度的不同,不像正向物流,产品的品牌、型号都分类,并相对集中,在进行专业处理之前要进行分拣。③不确定性。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时间、地点和数量都很难确定,形成大规模的包装废弃物回收难度很大[2]。 3 包装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型 针对目前我国包装废物回收的低层次现状,建立有效的包装废弃物回收系统模型显得尤为重要。图1是包装废弃物回收的逆向物流模型。该系统模型由三部分组成[3]:①回收。回收是专门设立的回收中心,也可以由私人商贩散点收集包装废弃物;②存储/分类。存储/分类是将回收的包装废弃物存储、归类。③终端处理。将分离出来的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再次出售或再利用,而将无利用价值的材料直接送至填埋地和焚烧炉。 该模型体现了经济、生态、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它的载体是专门从事包装废弃物回收的企业或工厂,需要企业内部的技术条件和企业外部的政策环境来支撑。企业的内部技术条件包括先进的包装废弃物回收工艺技术、回收工艺装备和回收过程管理;企业的外部支撑环境包括顺畅的回收渠道、优惠的回收政策、消费者和政府部门的支持。只有具备这些内外部条件,才能保证系统模型的高效运行。 4 我国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模式探讨 我国对包装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的研究还很薄弱,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包装废弃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收集资料、企业调研,根据我国目前的包装废弃物回收的状况,提出了以下两种模式以供借鉴。 1)基于再生资源企业的逆向物流模式。再生资源企业是我国逆向物流的新生力量。我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循环网点16万个、循环加工厂3000余座、从业人员 140多万,六大类废旧物资年循环量已突破5000万吨,年循环总值超过450亿元,全国已建立起近500家各类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形成了以废旧物资交易、超储积压物资调剂、旧货拍卖、典当为主体的再生资源市场体系[4]。我国再生资源企业成为从事逆向物流的新生力量主要有以下因素:①网络优势。无论是生产废料、退货产品,还是最终消费废弃物,往往来源地域的分散度较大,其回收利用需要有实体网络和网点的支持,而我国再生资源行业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回收网络系统已经深入到厂矿企业、居民小区和农村小城镇,一些大型再生资源企业已经形成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回收网点,从而为开展逆向物流提供了网络支持。②加工技术优势。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在功能上要求有所不同,逆向物流除了强调运输和仓储等基础功能外,对流通加工功能的要求较高,不具有退货物品、废弃物等流通加工技术和能力的企业,很难胜任逆向物流的任务;而再生资源企业是专门从事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的企业,不但从事物品储运的能力较强,而且良好的流通加工技术能力是其开展逆向物流的独特的竞争优势。③市场优势。再生资源行业已经建立了包括旧货市场在内的市场交易体系,再生资源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对废旧物资的特点、流向、市场供求、价格走势、经营方式等方面比较熟悉,有着固定回收和销售渠道以及较为稳定的客户关系,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开展逆向物流的能力。④市场压力和经济动力。近年来,由于再生资源市场的开放、个人私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扶持政策的变化等原因,许多再生资源企业效益低下,迫切需要围绕相关业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而再生资源深加工和逆向物流是两个首选的领域。逆向物流领域具有较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特别是经济价值越来越显露出来,开展包括退货、配送等在内的逆向物流可能成为再生资源企业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