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0年代初起始,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浦东。它们的进入给浦东带来了先进技术,并使得浦东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在浦东引进外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跨国公司引入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方式,促进整个中国的技术进步及经济增长。浦东不应该成为跨国公司的飞地,而应该成为连结中国各类企业和跨国公司之间的桥梁。在产业结构问题上,浦东应正确引导跨国公司投资浦东的行业构成,以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顺利演进。 一、直接投资的行业构成 截止1995年8月底,已有51家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在浦东投资建立了78家企业。其中从事制造业的有48家,占61.5%;从事服务业有30家,占38.5%。在制造业内,化工业9家,占11.5%;电器仪表业20家,占25.6%;机械业7家,占9%;建筑材料业7家,占9%;制药业3家,占4%;其它2家,占2.6%。在服务业内,贸易11家,占14.1%;房地产10家,占12.8%;投资咨询5家,占6.4%;其它4家,占5.1%。 在制造业内,这些企业都制造各自行业内较先进的产品,并且采用较先进的技术。如在化工业内,杜邦农化生产高效的水稻除草剂,巴斯夫生产聚合物分散体;在电器行业内,欧姆龙生产可编程序控制器,松下生产高档锰干电池。这些产品国内基本上无力生产,但又具有很大的需求。在服务业内,进入的跨国公司都具有一定的声誉,如三菱,伊藤忠,安达信;并且具有独特的管理、营销技能,这些技能往往是国内同行企业所欠缺的。 二、形成这种行业构成的原因 1.跨国公司方面的因素。 跨国公司到浦东的投资基本上属于水平投资而非垂直投资。水平投资指子公司和母公司生产的产品处于相同的加工阶段上,而在垂直投资的情况下,子公司的产品作为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的投入,或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的产品作为子公司的投入。78家企业中的绝大部分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及其各自母公司的产品基本上处于同一加工层次。这些跨国公司主要为看好中国市场而进入,而并非为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按照西方经济学对跨国公司存在原因的解释,进行水平投资的跨国公司首先需具有一种垄断的知识(Monopolistic Knowledge)。到国外从事生产的跨国企业和当地竞争对手相比,往往面临一定的附加成本。这些成本可能由不熟悉当地环境引起,也可能因远距离经营而引起。要使得跨国公司成为可能,该企业必需具有某种垄断性的知识。这种垄断性的知识,可以表现为新的技术,独特的管理、营销技能,或良好的品牌形象等无形资产。在拥有这种垄断性知识的情况下,要在国外市场上获取这种垄断性知识性的收益,一个企业面临三种选择。第一种方式为国内生产,然后出口;第二种方式为以许可证的方式将该知识租让给当地企业,并收取一定的租金;第三种方式为直接投资。具体采用何种方式取决于三种方式的相对成本收益比较。当一国的关税较高或该国和东道国对产品的偏好差距较大时,第一种方式的成本较高。第二种方式往往由于知识转让市场交易费用的高昂而成本较高。但在一国市场狭小的条件下,许可证方式仍优于直接投资。当一国市场较大时,直接投资的方式将优于许可证方式。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跨国公司投资的制造行业大都具有较高的费用与年销售额的比例。这些行业新技术和新产品不断涌现,生产率增长较快。跨国公司所投资的服务业大都需要独特的营销技巧和较好的公司形象。因此,可以这么说,这些行业中的领先企业往往可能而且必需具有垄断性的知识。在中国关税较高且市场较大的情况下,直接投资将优于其他两种方式,从而使得跨国公司对这些行业的投资成为可能。 有人会对上述观点提出异议,认为跨国公司到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并不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的垄断性的知识,而只需要具有当地企业所没有的技术或其他知识,因此跨国公司有可能向浦东转移已经成熟甚至过时的技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对跨国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一种长期的最优策略。在短期内,该类投资可以取得利润,但成熟的技术同样可以被别的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获得,短期内的利润将由于新厂商的进入而迅速消失。跨国公司具有全球及长远的战略,它的投资往往是非常理性的,因此它们向浦东转移成熟及过时技术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国外的中小型公司非常有可能向浦东转移成熟乃至过时的技术。 2.中国及上海方面的因素。 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是吸引跨国公司到中国投资的最大动力。中国连续5年GDP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坚定了跨国公司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随着收入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对各类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但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将增长得快一些,从而需求收入弹性较高;而对某些产品的需求将增长得慢一些,从而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在以现有收入为基准的前提下,跨国公司所投资的制造业的产品都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如化工业、电器仪表业及建筑材料业。对于小汽车行业投资不多,虽然该行业的跨国公司同样具有垄断性的知识,并且直接投资的方式优于其他两种方式。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在于在目前收入条件下,大部分中国居民的收入不足以拥有小汽车,小汽车的需求收入弹性较小。随着收入的增长,各个行业的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将发生变化,跨国公司投资的行业构成亦将发生变化。 这些行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为什么选择上海而不是其它地区作为它们的基地,其主要原因在于上海独特的地方优势。在制造业内,上海的当地企业在化工、电器仪表、机械及建筑材料行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它们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准,了解国内对产品的需求并且具有通畅的销售渠道。这些行业的跨国产品往往并不能直接适应中国用户的需要,它们需要经过适当地改变。能够和中国该行业领先者合作将使这个过程变得平稳而有效率,并且能够借助于合作者通畅的销售渠道销售它的产品。因此,这些行业的跨国公司往往投资在浦东,并往往和上海同行业的领先企业结成合资企业。服务业的进入同样依赖于上海的地方优势。世界著名贸易公司的进入是因为外高桥独特的政策优惠和上海作为贸易中心的经济、地理条件;著名房地产公司的进入是因为浦东大规模的地产开发;而投资咨询业的进入主要是因为大量跨国公司对中国各类市场信息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