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需要采用特殊方式和措施 不平衡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通现象,即使在整个经济颇为发达的深圳市宝安区,贫富之间的差距也比较大。从人均年收入看,最高的沙井镇高达6000多元,最低的石岩镇只有600元,其差额达5000多元。1994年,石岩镇农民年收入358元,自然村集体人均分配只有253元。六个行政村中,农民年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1个,23个自然村中,集体人均分配最高的仅有550元。其中无集体分配的有10个,无集体厂房的有5个。贫困村仍是经济发展的沉重的课题。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深圳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国际性城市的一个重要任务。 由于投资环境、管理水平、生产要素的情况不同,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缩小,有些地方还有扩大趋势。要缩短差距,落后地区经济必须要有一个超常规的发展。要实现落后地区经济超常规发展,不能只靠纯市场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必须采用特殊的发展模式。世界上任何地区的经济超常规发展,都是特殊模式造成的,经济学界还提出和总结了种种的发展模式。如发展经济学提出的大推动理论:由大投入带来大产出填平缺口,促使落后地区经济摆脱恶性循环,实现经济起飞。能彼得的创新理论则认为,后进国家和地区可以采用先进国家经过很久才获得的先导技术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以缩小自己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今天,我们在走共同富裕道路时,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要缩短差距,只能对欠发达地区采用特殊方式和特殊发展模式。深圳经过十多年的改革,由一个边陲小镇变成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就是特殊政策、优惠政策和改革开放的产物,这是经济史上由特殊模式实现的经济超常发展的空前创举和奇迹。今天,经济特区缩小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欠发达地区采用特殊的有效措施。 二、采用特殊措施是由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决定的 首先,是发达地区内产业结构升级和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仍在低层次徘徊的矛盾。今天的特区产业结构正向资金密集型和第三产业转化,而欠发达地区产业仍以低层次的“三来一补”为主。石岩的工业起步晚,发展慢,农村经济主要靠出租土地、厂房、收取土地管理费和厂租及“三来一补”工缴费。一个村拥有工业厂房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该村的贫富程度。镇财政30%来自“三来一补”企业。目前特区经济政策主要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这使产业结构还在低层次徘徊的欠发达地区面临更严峻的挑战。1994年市政府51号文,规定特区不准搞“三来一补”加上某些舆论的片面宣传,外商纷纷迁往外地。石岩镇终止“三来一补”的企业20家,减少工缴费结汇500多万元,空置厂房十万多平方米,一年减少租金一千多万元,积压资金6000多万元。现在,即使发展“三来一补”的政策已经得到正确调整,特区产业结构升级而欠发达地区产业仍在低层次徘徊也使差距扩大。 第二,传统的乡村管理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矛盾。一个地方的经济起飞,必须使社会生产力诸要素持续大规模集结,形成强大的起飞推动力,包括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管理组织资源等。同时,要实现生产力要素的工业化改组。要实现这一点,只依靠市场机制是不可能的。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市场机制不可能健全地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实现经济起飞的主导力量只能是政府,政府是一种自觉的权威,是经济起飞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资源,在经济起飞中扮演着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宏观经济的协调者,区域经济的组织者,投资活动的参与者,经济资源分配者的角色,政府通过刚性直接参与和弹性间接参与,推动经济的发展。目前,欠发达地区政府素质还有待提高,规划、组织、管理经济工作的能力还跟不上特区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传统的乡村管理的特点仍比较明显。干部的技术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应有的胆识和眼光。这些地方企政不分,产权不清,效率不高,服务不佳,“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贷、政府负债”的现象更严重。政府整体素质偏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发展与资金、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的矛盾。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大困难是资金、技术、人才严重不足。石岩镇目前光是停建在建的项目就有94个,要完成这些项目至少要2.4亿。不但资金不足、技术、人才也严重缺乏,石岩镇现有的技术人员屈指可数,由于各种原因,外来技术人员调不进、留不下、管不住。不要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连现有的自营企业也难以为继。1995年上半年,镇属十一家企业都未完成利润指标,有五家还出现了亏损,三家自营企业因人才缺乏和管理不善,出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通广电子技术开发公司1994年总产值超千万,而利润仅为13万元。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严重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对欠发达地区经济采用特殊方式和措施的有利条件 欠发达地区采用特殊模式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也有其有利条件: 首先,投资环境大有改善。石岩镇这些年通过基础建设的大量投入,形成较为完善的“硬环境,如供水、供电、通讯、医院、排污工程、中心区建设、纵横交错的水泥路,尤其是松白路、石观路、宝石路等主干公路都贯穿石岩,城市建设规划较为合理,使石岩镇更具投资魅力;在投资软环境方面,相继成立了投资者协会、台商联谊会、外商投资企业治安联防大队、外资企业服务公司等,在沟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排忧解难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镇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菜篮子”工程,以房地产为主要行业的第三产业也得到新的发展。目前的石岩是一个功能较齐全、投资环境较理想的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