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07)04—042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探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也是创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概括从未间断,其科学内涵也随之得到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 第一阶段,是在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指导下,对建国以来30年正反两方面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失败教训,以及拨乱反正成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经过1979年国庆30周年讲话、1981年作出《历史决议》,直到1982年十二大开幕词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最先是1979年邓小平主持起草,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由叶剑英发表的国庆30周年讲话。这篇讲话对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讲话对现代化作出新的解释,指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在提出民主与法制的要求后,进而又第一次提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指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从而相当完整地确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和纲领。讲话还提出:“我们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和特点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1] 接着,是邓小平主持起草,于1981年6月经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简称《历史决议》)。《历史决议》第一次指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的阶段”[2],并从主要矛盾、工作重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和执政党党风建设等方面,总结十条基本经验,第一次对“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作了概括和阐述①。 正是在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在1982年9月1日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3] 这一论断,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志。 第二阶段,从十二大到十五大,15年间进行了多次阐述和概括,直到十五大正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在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后,中共中央负责同志对其科学内涵进行阐述和概括,自1983年7月最初的阐释,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以“邓小平”的名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举其要者,共有9次。 第一次,1983年7月17日,邓力群为解释、宣传《邓小平文选》(1975—1982)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试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讲话②,指出:《邓小平文选》“反映了我们党和国家在1975年到1982年这关键性的八年中走过的道路”,“是对于我们过去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邓小平文选》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篇讲话以十二大精神为指导,第一次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究竟包含一些什么内容”的问题[4]。 第二次,1987年1O月25日,中共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这个首要问题作出鲜明的回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和应当确立六条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③,指出:“总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报告还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并着重论述了走好第二步,实现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一战略目标必须解决好的三个重要问题④。报告列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⑤,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5] 第三次,1990年12月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建议》概括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倡导下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从十二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作了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