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增长时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经济增长。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要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仍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近年来部分地区频繁发生的“电荒”、“油荒”及环境污染加剧,均表明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支撑,环境将难以承受。与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较,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依靠生产要素效率提高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一系列指标上,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大致具有以下特征。 (一)综合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及其贡献率提高 要素生产率是指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通常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比例的变化来反映,如单位能耗产值比、单位劳动力比值等。也可以用全要素生产率这个综合指标来反映。在一个描述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中,在常规生产要素即资本、土地、简单劳动和人力资本带来的产出增长之外,如果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可以提高产出,或者说产出的增长在可以被常规要素解释之后,还有一个残差值没有被解释,这个额外的产出增加就是技术进步或者效率的改进所带来的,通常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该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份额的大小,通常成为经济学家判别经济增长方式的标准。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的贡献份额比较大,同样的物质和人力投入可以获得更大的产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二)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全社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高而成本低且结构合理,国际竞争力强,资金利税率提高。资金利税率=利税总额/资金总额。这里的分子是利税总额,利润和税金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有用的产出;分母是资金总额,既包括了资金的耗费,又包括了资金的占用,是整个社会所投入的全部资金。社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提高用较少的要素投入,获取更多的产出,实现在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下形成的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良性循环,体现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程度和经济增长的质量。 (三)市场化水平的提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实现集约型增长的关键和前提。我国当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完全建立,计划性配置资源的方式还大量存在。不能实现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不可能形成经济集约型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对于市场的主体企业来说,也不可能产生集约型增长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只有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才能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现实。因此,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 (四)环境污染程度降低 经济增长的过程中,除了产生各种有用输出外,也有各种废物的产生。经济增长不能建立在对外部环境的破坏上,发展经济不能靠牺牲环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后,反过来也影响经济系统本身的增长。因此,要实现集约型的经济增长,必须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强调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增长过程中缩小环境污染面和降低污染率。 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合理定位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与政府是引导经济运行的“两只手”。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既需要微观主体调整要素配置方式和提高配置效率,也需要政府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经济政策引导和规范法律制度上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以价格机制为核心,与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相互作用的结合,通过价格这一最鲜明的市场供求信号,引导资源流向,优化资源配置。市场机制的最大优越性表现为,自利性的市场主体按照市场信号,通过周密计算后进行分散决策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全体市场主体的类似行为和市场的自行调节引致社会财富的增长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狭义的市场主体包括个人和企业,在更广泛的含义上,政府机构和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也属于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自利性行为是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的进步动力,市场主体只有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市场的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可以把个体的逐利动机和行为转变为一种社会压力,迫使其节约资源和提高效率,并在实现社会财富增长和社会福利增进的前提下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二)政府的协调配合体现在经济政策引导和规范法律制度上 现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领域内,市场机制自身的缺陷是无法避免的。如单纯依靠市场经济力量,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难以得到治理,而且会进一步恶化。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政府在财力、人力、法律和政策等方面支持。政府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经济政策引导和法律制度规范上。 1、经济政策的引导性。经济政策的引导性是指政府应用经济政策通过调节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从而改变经济主体行为来实现调控目标。经济政策就时间长短而言,既有长期政策,又有短期政策。就具体内容而言,既有货币和财政政策,又有产业和外贸政策;既有收入政策,又有消费政策。政府通过税率、利率、价格、汇率等市场参数调整变动改变经济主体利益取向,使他们从自身利益角度调整行为来适应政府的调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