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已经发展了近50年。5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农村合作医疗取得了巨大成就,口碑良好,曾被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唯一典范”。但是,现如今农村不少地方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已经成为农村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卫生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日趋严重,城市过剩,农村严重不足。二是初级医疗水平低,服务态度不好,老百姓不愿去就诊,这样必然造成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率低。三是农民医疗保险经费困难。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大多去城市打工经商了,留在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而这部分人又是发病率高的人群,医疗费用开支明显大于青壮年。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显然已无法满足和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改革志在必得。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卫生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要求从2003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至少选择2~3个县(市)先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笔者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时也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到2010年才能完成在全国实现建立基本覆盖全体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目标。 一、充分认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继土地承包、粮食包产到户、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以人为本,科学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一种新探索。我国13亿人口中就有9亿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民是主体,农民的健康首先要有保障。常言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这一点都很重要。人人都应拥有健康权,因为人的最基本权利就是拥有健康权。 健康是人在多层次需求中最为基本的需求之一。党的十六大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对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将不断改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水平。健康权是社会起点公平化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新农村建设的人力保障。可以这么讲:没有农民今天的健康,就没有农民明天的小康。所以,政府要加大重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最重要的还是让农民具备健康的体质,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极大的调动和促进农民们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卫生部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城乡居民在保健服务和健康水平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占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只享有20%的卫生资源,40%左右的患病农民应就诊而未就诊,65%的患病农民应住院而未住院。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大要求,加大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快消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一重大制约因素。 财政在预算安排上,对卫生机构的补助,特别是从“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为降低提供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成本,最大程度提高资金效率。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自觉性 如何消除农民对“新农合”产生的疑虑和干部们等待观望的心态?怎样才能提高农民的“参合度”?笔者认为,要让农民都能自觉自愿来参保,其关键是:能否让农民真正能看得见优惠,真真切切能拿得到合作医疗报销补偿。这样农民才会从心眼里接受这一制度,积极参与到这项事业中来。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宣传要讲究方式方法,找准切入点,结合典型事例,特别是对合作医疗的服务宗旨、包含内容等相关政策加大宣传报道,不仅让农民耳濡目染,眼见为实,还能让农民真正享受到“新农合”带给他们的益处,从而提高农民们“参保”自觉性。 四、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 从总体上来看,政府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而且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也极不合理。1991-2000年,政府对农村卫生预算支出累计只有690亿元,仅占政府卫生总预算支出的15.9%。在此期间,我国政府卫生预算支出增加了506.71亿元,而用于农村的卫生支出只增加了63.08亿元,仅占12.4%。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许多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得不通过收费来弥补资金的不足和降低服务的成本,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农村正常的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正常开展,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额外负担。 据目前农村经济现状,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要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投入,以重点用于预防性措施,确保合作医疗参保人员享受免疫接种和早期疾病检查以及常规体检等一些公共卫生服务。 五、因地制宜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由于各地农村经济条件不同,医疗保障体系也应采取因地制宜、各尽所能的办法。 一要对经济发达地区我们既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办法,也可以采取引进商业医疗保险的方式。商业医疗保险是把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按市场法则自则经营的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医疗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参保者个人及其雇主所缴纳的保险费,一般而言,政府财政不出资或不补贴。例如美国,美国是实施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80%以上的国家公务员、私营企业雇员和农民都没有受到社会保险的保护,而是参加了商业保险制度。全国的商业医疗保险组织有1800多家。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分为非盈利性和盈利性两种,前者在税收上可以享受优惠待遇,后者不享受相关的待遇。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模式的特点是,医疗保险金要由市场经营和管理,政府只负责老年人和贫困者的医疗保险,保险经费主要由个人和企业负担,政府基本不负担。当然该模式也有它的不足,最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公平性较差,还有相当多低收入的小企业雇员、个体劳动者和农民家庭享受不到医疗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