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日本循环经济的主要进展 (一)开展废旧物资回收及资源综合利用 近年来,日本在废旧物资回收中,对旧船舶、旧汽车、旧家电越来越广泛关注。2000年日本开始构建“FRP(玻璃纤维强化塑料)废船回收体制”。这也是新世纪伊始日本迎来废船高峰期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日本有FRP废船超过1万只,还有约14万只闲置船只,正在加紧回收或廉价处理。随着《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2000年6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基本法》(2001年4月)的实施,日本每年约有500万辆废旧汽车,由厂家负责回收。车主交纳部分回收处理费。“家电垃圾”更是废旧物资回收的大宗。2002年日本全国指定交易场所回收的4种废家电(空调、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合计为1015亿台。这些废家电,也由厂家或厂家委托的交易场所负责回收,用户向交易场所交付少量费用。仅此一项,就可每年回收10万吨左右的铁、铝、铜、铅等金属和塑料、玻璃等有用物资。 近年日本在资源综合利用上也有新进展。首先,是生活垃圾资源的综合利用。2001年日本垃圾排放总量为5210万吨,人均每天为1100克。其中,生活垃圾约占67%。在生活垃圾中,塑料容器的比率约为4成。由于塑料制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废旧塑料容器也加大了环境负荷。近年日本各市镇村积极实施《垃圾减量化计划》。其中,包括废旧塑料容器在内的资源回收率,2000—2001年已从14.3%增至15.0%。回收PET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的瓶子,轻而不易碎), 经粉碎既可作为聚酯纤维的原料,又可再生PET瓶。1997—2002年日本市镇村PET瓶的回收率,已从9.8%增至45.6%。加之企事业的回收,PET瓶的总回收率已达53.4%。近几年间,福井县武生市的残疾人生产设施“向日葵作业所”用PET再生布制成购物袋,武生市称其为“环保袋”,提倡市民持袋购物,以减少临时性塑料包装等的环境污染。其次,是建筑工程废弃物的综合利用。2000年日本政府颁布《建筑材料再利用法》,随即又制定“建筑副产品适当处理推进纲要”。2002年还制定《建筑材料再利用推进计划》,并在全国构建建材信息交换系统。国土交通省也规定:施工单位要推进建筑污泥的再资源化和再生建材的使用等等。 (二)推进“生物能源综合战略” 日本是能源匮乏的国家。早在1974年日本就制定并实施“新能源开发计划”,即“阳光计划”。1993年推出“能源与环境综合技术开发计划”,又称“新阳光计划”。近年来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日本又将生物能源开发提到战略高度。2002年12月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生物能源综合战略”。其中包括:(1)生物能源的生产、收集、运输战略;(2)生物能源转换战略;(3)生物能源转换后的利用战略。这一战略,将家畜排泄物、木质废弃物、有机污泥、食品废弃物等未利用的生物能源,转换成沼气等气体燃料或甲醇等液体燃料,成为具有广泛使用性的高效燃料,构成日本近年发展新能源(太阳能、地热、风能、生物能源等)的重要内容之一。2003年文部科学省开始实施“生物能源复合处理及再资源化工程”,农林水产省也实施“生物能源生产技术开发”等作为国家战略,日本为推进生物能源发展,采取诸多措施:(1)增设生物能源相关的信息网点并通过举办各类演讲讨论会等,提高民众的认识;(2)构建有效利用生物能源的社会体制;(3)对地方发展生物能源给予支持;(4)相关府省组建“日本生物能源综合战略推进会议”;(5)设立政府的相关咨询机构等等。目前,日本能源自给率仅为20%,其中核能占13%,生物能源仅占1%。日本政府计划到2010年将生物能源比率提高10个百分点,使日本能源自给率提高到30%。届时,生物能源将成为最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能源。 (三)建设无垃圾型城市 从2001年6月开始,日本在大都市圈逐步建设无垃圾型城市。 作为第一阶段的计划,是以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为对象进行试点。2001年7 月有关都县及相关省厅成立了“首都圈无垃圾型城市推进协议会”,并于2002年4 月制定了中长期计划。该计划确立了超过国家基本要求的废弃物减量化目标。各都县充分利用本地区产业集聚和基础设施健全的有利条件,集中兴建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设施。东京都的日野市,2000年制定《创建无垃圾城市计划》,约向3 万多市民讲清“垃圾改革”的必要性,实行以户为单位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其结果,一年后实现垃圾减量50%的效果。2002年7月,近畿地区(滋贺县、京都府、兵库县、大阪府、奈良县、歌山县)也开始构筑无垃圾型城市。先是成立“京阪神圈无垃圾型城市推进协议会”,并于2003年3月制定了中长期计划。 该计划规定了超过国家基本要求的废弃物处理目标,并决定以大阪湾广域临海环境整备中心为核心,整备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培育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产业。 (四)构筑综合静脉物流体系 2001年7月日本政府制定了《新综合物流施政大纲》。 以港湾作为静脉物流据点,在全国先后指定18个港口,逐步构筑综合静脉物流体系。(1)降低环境负荷。从2002年起,在海运、铁路等运输业,通过货主、物流企业等合作,实施降低环境负荷的相关举措。在确认已取得一定效果的场合,由政府发给补助金。(2)提高物流资源使用效率。2002年以来,推进港口24小时开放和通关手续一步完成,已成为日本政府和港口管理者的当务之急。2001年11月,在港运劳资协议的基础上,实施装卸作业全年除1月1日以外364天24小时作业。并从2002年10月先在横滨港进行为期1年的试点,后在全国主要港口推广。从2003年7月通过使用EDI (电子信息交换系统)和Sea NACCS(海上货物通关信息处理系统),实施贸易、港口手续电子化,使各种手续一步完成。(3)发展国际物流特区。到2003年5月,日本政府认定的结构改革特区有117个。其中,发展国际物流特区的构想就有15个。如北九州市2003年在《国际物流特区构想》中确定:在北九州港增设太刀浦集装箱码头,到2004年底建成很有影响的集装箱港口。这一建设的一大特点,是引进民间资本,实施投资多元化。在全部1000亿日元的建设费中,国家投资520亿日元,地方投资330亿日元,民间投资150亿日元。设施建成后极大地提高了北九州港的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具有综合静脉物流体系的国际物流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