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 外汇衍生产品市场是随着汇率变动而产生和发展的。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为满足经济主体对外汇衍生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可以说,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易主体的不断增加为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奠定了基础 市场交易主体增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从事外汇衍生产品交易的银行增多。截至2005年底,具有远期结售汇业务资格的中外资银行达到46家,其中汇率改革后新批准39家。同时统一中外资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政策,实行结售汇综合头寸管理,并给予银行更多的头寸限额,增强了外汇指定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和外汇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二是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参与者逐步增加。汇率改革后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进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截至2005年底,共有会员384家。即期外汇市场参与者增加、 为做市商和其他商业银行在即期市场寻找对冲衍生产品敞口头寸的对手增加,选择余地更大。三是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主体增加。自2005年8月8日,符合条件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会员均可参与银行间远期外汇交易,截至2005年底,有64家中外资商业银行会员获准进入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四是汇率改革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汇率风险,寻找规避汇率风险的途径。商业银行普遍反映,汇率改革后,企业有关外汇衍生产品的咨询在不断增加,部分商业银行也有针对性地拓展外汇衍生产品业务。 (二)市场交易主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2005年11月24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做市商能通过自身的连续报价和交易,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平滑市场价格波动,提高交易效率、分散风险,同时做市商也集中了市场供求信息,成为重要的定价中心。 (三)掉期成为新的外汇衍生交易品种 在原有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基础上,2005年8月2日,允许银行对客户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截至2005年底,共有7家中资银行具备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的业务资格。并允许取得远期交易备案资格6个月以上的市场会员开展银行间即期与远期、远期与远期相结合的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交易。 (四)交易方式增加,交易费用有所降低 2006年初,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上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所谓询价交易是指相互有授信关系的外汇交易主体,直接就所要交易货币的币种、金额、汇率及未来交割的时间进行询问、磋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确认成交的交易方式。即期外汇市场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后,大大降低了交易费用。更为重要的是,询价交易本质上就是场外交易,做市商和其他商业银行可将外汇衍生产品所形成的头寸在场外交易的即期市场上平盘,因而它有助于增加了做市商和其他商业银行管理风险的主动性。 (五)市场交易量增幅较大 由于人民币对外币掉期的业务量较小,目前尚无统计,因此,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的交易情况这里以远期结售汇业务为例,并将远期外汇市场分解为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和银行间远期结售汇两个层次。 从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看,2005年的交易量增幅较大,全年银行对客户的远期结售汇签约额比2004年增长65.2%,且增加额主要集中在汇率改革前人民币升值预期较强的几个月。可见,衍生产品的交易量变动与人民币升值预期息息相关。市场上有关人民币升值预期越强烈,远期结汇的金额就越大,远期结售汇业务总额也就越大,从而在售汇量波动不大的前提下,远期结汇量与结售汇业务总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从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看,市场发展的起步较为平稳,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需求得到了一定满足。从2005年8月15日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开始建立,到2005年底,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共有98个交易日,共成交200多笔,成交量20多亿美元。 总体上看,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虽然在数量上调整的幅度不大,只有2%,但对市场发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再加上发展外汇衍生产品配套措施的跟进,我国外汇衍生产品市场交易主体在增加,交易也有所活跃,市场有了一些新发展。但与英美等国家交易品种复杂、日均成交量上千亿美元、场外交易极其发达的成熟衍生产品市场相比,我国的衍生产品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二、商业银行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开展近况概述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商业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不断开发新产品,积极参与市场交易。下面将从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客户来源及需求、产品销售和头寸管理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介绍: (一)产品设计 目前开展了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的商业银行大体上将这项业务划分为财务风险管理类和资金增值管理类两大块[1]。其中财务风险管理类是为公司及机构客户设计的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的产品,用于规避其资产负债业务组合及日常资金流动中的汇率和利率风险,对市场指标(包括汇率和利率)较为敏感,主要包括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结构性外汇远期、结构性外汇掉期、结构性外汇期权、远期利率协定、利率掉期、利率期权、掉期期权等国际市场上已有的外币间衍生产品业务,以及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2]。资金增值管理类是为公司及机构和个人客户设计的使其资金有获得较高收益机会,主要产品是与市场指标挂钩的结构性投资产品。以A银行北京分行为例,该银行对公司及机构客户设计的产品主要有双货币结构存款、上下限双货币结构存款等,对个人客户设计的产品主要有双利存款、汇率触发、价幅累积等。此外,尽管各商业银行此类外汇衍生产品名称各不相同,但实质都差不多,基本上可以找到相互对应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