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0029(2006)02—018—04 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基础教育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而深远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低下,致使农村整体人口素质低下,并最终导致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农村基础教育水平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费匮乏、教师短缺是其根本所在。 一、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稀缺 1.农村教育需求的长期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教育水平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还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农村十五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七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三年;在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百分之一,比城市低十三个百分点;全国现有八千五百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周济)这与现代文明的快速进步极不适应。 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农村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向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首先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其次,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以及科技革命的大潮已势如破竹,它也需要农村有高素质的人力去吸收、消化,并将之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变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最后,学习型社会使人们的学习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再局限于青少年时期和学校,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和整个社会,农村中小学教育就是为我国未来大多数劳动者的学习在时间和空间的延伸上打好坚固的基础。 2.农村教育资源严重短缺。 首先是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经费不足导致农村各类学校的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如校舍破旧且不足,桌椅板凳缺少且残缺不全,课堂实验用具少且落后,体育设施匮乏低劣等等。长期以来,教育经费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2004年,中央党校“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通过对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最后在《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中指出,中国大多数县(市)投向教育的资金十分有限,造成很多农村学校难以为继。首先是校舍不足而且简陋。其次是负债严重。2003年国家审计署审计调查的50个县,2001年底的基础教育负债为23.84亿元,2002年底上升为31亿元,增长30%;到2003年6月底,仅半年时间又增长了25.7%,达38.98亿元。负债总额相当于这些地方一年财政收入的80%。统计资料显示,至2004年,占全国总数15%的人口所居住的区域(绝大多数在农村)还远没有普及义务教育;从《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间,总计有1亿5千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其中绝大多数还是在农村);每年全国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农村青少年初中升高中的比例,从1985年的22.3%降到1999年的18.6%;1999年,城市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为1492.2元,而农村是476.1元,城市初中生的人均经费为2671.2元,农村是861.6元。这表明我国城乡的教育差距以至经济差距正变得越来越严重。 其次是师资力量极度薄弱。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愿意留在农村,特别是留在条件艰苦地区的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太少;二是留在农村的教师大多教学经验少、水平差。在农村中小学,好的教师都跳槽去了条件相对较好的城、郊学校,有些则辞教到城镇去干别的工作,导致留下来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能胜任正常教学工作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在一些贫困地区,甚至出现“初中生教初中生,小学生教小学生”的现象。据调查,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中存在着“贫困、学困、校困、师困、前景贫困”,其中,“师困”问题最为突出。在甘肃礼县,共有学生10多万人,而教职工不到4000人;甘谷格板峪小学五个班级,只有一名老师任教。河南汝阳全县有代课教师700人,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没有一位公办教师,基本是初中毕业生教小学,有的连初中都没毕业,这样的问题不仅西部地区普遍存在,东部省份的农村也可见到,可以说,“师困”已成为农村教育事业中最危险的问题。 分析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一是工资太低,而且没有其他任何福利待遇。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就提出“两个基本”,即全国教师的平均工资要基本等于公务员的工资;全国教师的住房平均面积要基本接近和等于公务员的平均住房面积。但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教师的工资还远未达到这一要求。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的广大代课教师月均不过百元左右,有些甚至更少。二是客观条件艰苦,生活单调。受经费限制,很多农村学校除了简陋的教室和必备的桌椅板凳外,学生及老师锻炼和娱乐所需用品几乎为零。特别是一些山区学校,距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老师的闲暇时间只能在乏味、孤独与苦闷中煎熬。三是教学设备落后,实验用具太少,电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奇缺,教师的教学设想和打算难以实施,更谈不上个人抱负和发展前途。四是受条件限制,青年教师的择偶受到较大影响。五是教育管理部门注重硬件而忽视了对人的更多关心。 二、农村基础教育资源稀缺的原因分析 让所有孩子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目标。但这一目标的实施过程却偏离了原定的方向。 1.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首先表现在国家投入教育的费用占GDP的比重小。目前,我国的教育投入只占GDP的3%多一点,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约二个百分点。这些有限的投入最后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就更少。由于投入少,不能保证教育教学所需经费,义务教育的内涵大打折扣。而九年制义务教育又使约40%—50%的农村儿童不能上高中,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无学可上,过早地加入劳动者行列,又降低了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据亚洲开发银行报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70多个已经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不只发达国家,亚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包括人均GDP只有我国三分之一的老挝、柬埔寨、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国也都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而且大都是12年。古巴教育支出占GDP的6.3%,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实行12年义务教育,学校不仅不收学杂费,还免费提供食宿和校服。其次,地方政府无力投入也不愿投入。一是地方政府力不从心。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中小学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在这一制度构架下,中小学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主要由乡镇及县级政府承担。然而,乡镇政府财力匮乏早就是不争的事实,加上缺乏具体的约束措施,乡镇一级的教育投入实质上早已落空。而对于地处贫困地区的县,其财力也是捉襟见肘,负债累累,用于教育的投入能有多少可想而知。二是没有树立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理念,不愿投资。教育的投入不像其他领域那样能很快见效,而现在当官的要的是政绩,考核干部也要看政绩,只有抓经济,抓政治,抓财税等才能及时见效。教育投入后三、五年不见效果,谁会大量注入资金。最后,不多的教育经费被地方政府或有关权力部门挪用。一些地方权力部门的领导,采取瞒上欺下的手段,将中央以及省市下拨的教育经费擅自挪作他用,如买豪华轿车、盖办公大楼、公款吃喝等。有人估算,我国每年用于公车的支出约6000亿元,用于公款吃喝的支出约2000—3000亿元。正是因为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教育系统的“乱收费”成了全社会的顽症,尤其在农村,政府的义务转嫁成了家长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