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时期,全省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畜牧业作为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措施,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整合畜牧资源,全省畜牧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十五”期间畜牧业生产取得的成效 1、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经济地位明显提高 “十五”期间,我省畜牧业在国家大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突出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的形势下,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东、西两山草地改良工作的加强以及畜牧业发展环境的优化,全省畜牧业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2005 年, 全省现价畜牧业产值达到148.59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九五”末2000年增长32.4%,年均递增5.8%,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29.7%提高到30.7%,上升1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达到90.59万吨、56.88万吨和73.75万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39.3%、41.0%和105.4%,年均递增6.8%、7.1%和15.5%。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全省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76.72元,比2000年增长50.8%,年均递增8.6%,其中,人均出售畜牧业产品现金收入达到350.08元,比2000年增长86.1%,年均递增13.2%。 2、畜牧业结构持续改善,奶业生产迅猛发展 结构调整是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效益、促进畜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十五”期间,我省全面实施“稳定猪鸡、加快发展牛羊、突出发展奶业、适度发展特种养殖”的畜牧业发展战略,各地加大了包括畜种结构、畜群结构和产品结构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经过五年的努力,畜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1)草食性动物稳定增长。2001年以来,随着全省大力实施“突出牛羊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畜牧业战略,依靠科技进步,发挥饲草饲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草食畜养殖,并从引进新品种和提高养殖技术入手,提高优质畜产品产量,草食牲畜所占比重明显上升。2005年末,全省牛、羊存栏达到245.22万头、1196.35万只,分别比2000年增长9.0%、13.0%,年均递增1.7%、2.5%;2005 年全省牛羊肉产量20.03万吨,比2000年增长39.7%,年均递增6.9%,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22.10%。 (2)奶业生产强劲发展。“十五”期间, 全省各地适应市场对奶类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引导、鼓励发展奶业生产,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积极扶持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吸引省外知名乳品加工企业人晋,全省奶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2005年全省良种及改良种乳牛发展到29.87万头,比2000年增加17.22万头,增长136.1%,年均递增18.7%,占牛存栏的比重由5.6%上升到12.2%,上升6.6个百分点。牛奶产量突破70万吨,达到71.28万吨,比2000年增长112.6%,年均递增16.3%。全省牛奶平均收购价为1.9元/公斤,比2000年增长11.8%,农民每饲养一头奶牛可增加收入1430元。朔州、太原奶业优势产区呈加速发展的势头,2005年两市牛奶产量达到42.79万吨,占全省的60.1%。奶业成为我省农民增收的亮点产业。 3、科技兴牧力度日益加大,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十五”期间,我省各地及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力度,以畜禽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种畜禽场建设和良种选育为重点,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品种改良由点向面推开。五年来,全省各地把品种改良工作作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畜牧业增长、提高畜牧业效益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品种改良上,既注重实点上的示范推广工作,更主要的是把改良工作推广到千家万户,把面上的改良工作扎扎实实地推广开来。如东西两山突出肉羊、绒山羊、肉牛改良,平川地区突出生猪、奶牛的改良,并依托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以及畜禽优势产区建设,积极加大畜禽改良步伐。二是在猪鸡良种化的基础上,重点在牛羊的改良上突破。全省规划牛羊的重点改良县36个,2005年改良肉牛50万头,奶牛20万头,肉羊30万只,绒山羊60万只。与此同时,以农业部奶牛改良项目为契机,朔州、大同、忻州、晋中、吕梁等市均实施了良种补贴政策,分别采取冻精补贴、发放种羊等措施,加快品种改良步伐。三是种畜禽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为了提高养殖户的效益,各地大批量调进优良种畜,开展品种改良工作,道赛特、波尔山羊等优良品种推广面进一步扩大。根据国家对种畜禽管理的要求,从我省实际出发,按照提高单场饲养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压缩了种畜禽场的数量,全省种畜禽场数量由原来的260家下降到目前的130家,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种畜禽场进行“回头看”,通过开展技术帮扶,提高其管理水平,使全省种畜禽场发展模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和效益型转变。通过先进科学技术与适用技术的配套组合,全省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畜牧业科技含量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全省猪、牛、羊、禽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66%、44%、36%和80%,分别比“九五”期末2000年提高5~6个百分点,全省肉牛、猪、羊、家禽的出栏率依次达到29.4%、134.0%、56.7%和72.1%,分别比2000年提高5.5、16.5、9.6和18.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