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6.6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5094.3亿元,同比增长13.6%,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82.3亿元,同比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6589.2亿元,同比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为8886.8亿元,同比增长17.7%。 如果说2005年我国GDP增长9.9%,为第十个五年规划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则把第十个五年规划中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推向高潮。这不仅充分反映出近几年来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效力的释放开始加大,也充分反映出了消费品市场的潜力,进一步增强了继续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的决心和信心。分析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的运行情况,有以下特点或者新的变化: 一、我国消费品市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2004年名义增长12.9%,虽然增幅比2004年低0.4个百分点,但如果考虑到2003年由于" SARS" 造成的不可比因素以及2004年的物价上涨幅度高因素,这一增长速度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从实际增长速度来看,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且增长幅度也是1997年以来最大的,比2004年提高1.8个百分点。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增长继续的情况,反映出我国消费品市场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特征将突出体现于二个方面: 其一,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稳定性增强。1997年以来由于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持续实施及力度的逐步加大,我国社会消费品表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实际增长速度均保持在9%以上,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0%。从近两年的增长情况看,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的稳定性态势趋于明显。在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发展期后,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作用的放大,消费品市场快速发展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十一五规划”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际增长速度将稳定在10%以上。 其二,消费品市场规模扩大速度加快。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突破6万亿,达到67176.6亿元,比2004年增加7675.6亿元,这意味着,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每年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同时也意味着,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占GDP的比重徘徊不前的状况将结束,进入增速提高的发展阶段。 二、农村消费品市场开始发生质变 2005年农村消费品市场表现出喜人的变化,一是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都创1997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分别增长11.5%和10%,特别是实际增长速度,比2004年加快3.8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二是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2万亿元。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万亿元,用了约37年的时间,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近9年的时间。三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255元。我国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000元达到2000元,用了3年的时间(1994年为1221元,1997年为2090元),而从2000元到3000元却用了8年的时间。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突破2万亿元,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达到1997年以来最高,且处于较高水平。综合这三种状况,并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农村地区各项事业将加快发展的趋势来分析,农村消费品市场开始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突出特征就是:农民收入增长趋于加快,农民对生活变好的期望增强,即期消费信心提高,消费增长加快。 三、适度的物价水平对于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大 2005年我国消费品市场取得如此好的增长速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物价水平回落到适度的运行区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04年上涨1.8%,涨幅比2004年回落2.1个百分点,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涨幅比2004年回落2个百分点。从市场总体看,物价上涨过高或物价下降过低,都不利于消费的健康、稳定、较快增长,物价上涨过高,将大大损害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如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速度只有7.2%,1994年农村市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了22.9%,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际只增长了2.4%。物价上涨幅度对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影响更大,2004年,农村市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2%,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增长6.2%,是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物价下降过低,则居民持币待购心理增强。1999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分别下降3%和2.9%,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水平,则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速度和农村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速度则分别增长6.8%和6.3%,是1991年以来的最低增长速度。从市场总体上讲,保持物价水平适度、温和的上涨,对消费品市场健康增长的作用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