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经济改革标志着我国经济转型的起步。经济转型涉及三个方面:一是经济体制的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增长方式的转型,即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增长方式;三是社会转型,即由不发达经济转向现代化经济。经济转型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的直接实践。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20多年的经济转型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也带来了多个层面的变化:市场态势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宏观经济不均衡的主要特征由通货膨胀转向通货紧缩;经济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动。与此同时,转型中的摩擦和矛盾正在显现,市场秩序的混乱,信用的缺失,失业和下岗人数的剧增,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无序现象又成为经济转型的阻力。这表明潜伏的体制矛盾还在逐渐显示。因此,实事求是地研究已经和正在进行的转型的无序现象,从中寻求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路径,应该是十分有意义的。 十六大报告要求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这种局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制度调整。 首先是收入观念的调整,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 其次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其基本思想是: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知识、技术、企业家等要素的所有权属于私人的情况下,按各种要素的贡献取得报酬,不仅能刺激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投入,还能刺激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所有者的各种要素的投入,并且形成各种要素所有者之间和谐相处的局面。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关于“九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实现两个转变的目标。这就是除了经济体制的转变外,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转向集约型经济增长。因此我国的经济转型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发展经济学中有增长不等于发展之说。它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单纯追求增长而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高消耗、经济效益下降等有增长无发展问题提出来的。因此,增长方式转向集约型,实际是要解决这种有增长无发展问题。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也是经济转型的现实要求。在转型期,由于两种体制交织,旧体制下单纯追求产值增长而不顾效益的行为仍然顽强地起作用。有了投资自主权的企业由于决策能力差,而热衷于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这种重复投资行为还能得到地方政府或部门的保护(诸侯经济)。这种情况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市场购买力,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产品的积压。由此产生的市场问题会迫使经济增长率下降,更为严重的便是出现经济衰退和就业不足。 经济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主题和中心。经济转型中的许多矛盾和摩擦可以用经济不发展来说明,而且可能通过经济发展来解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相统一的角度,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新时期经济转型中,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发展的概念和含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所讲的发展的含义丰富了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给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这就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发展道路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世界银行2000年发布的题为《增长的质量》的报告给增长质量下了明确的定义,其具体要求是:将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与普及教育、加强环保、增加公民自由、强化反腐败措施相结合,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报告强调: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高质量”的增长,这不是一种奢侈品,这对于国家抓住时机改善这一代人以及子孙后代的生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突出小康社会,其重要性在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必须及时给人们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显然,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转变经济发展的道路。 首先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存环境已经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直接影响人居及健康的基础设施环境和生态环境。只有在资源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增长才是有价值的。由此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就是寻求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福利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发展经济与治理的关系来说,已经到了先治理后发展的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