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执政党在其执政过程中都要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出最富有价值意义的选择,都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目标,提出自己特有的执政理念、执政使命、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等,形成区别于其他执政党的执政文化。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而且由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背景、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革命文化背景、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背景,就使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更具特色。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内容 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的内容,从广义讲,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从狭义上看,执政文化主要是指思想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即上述内容的核心部分。在笔者看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可以表述为执政价值观、执政心理、执政技术、执政风格和执政作风这五个方面。 (一)执政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执政价值观是执政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共产党执政的最高价值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这一执政价值观里包含着在政治上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在经济上为人民谋利益两个重要命题。 早在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前,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先生的中共如何跳出历史“兴亡周期律”的问题时,郑重地提出了“人民当家作主”,那实质上就是提出了未来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通过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领导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邓小平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鲜明地提出了党是人民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的观点,他说: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后来他又强调:“党的工作的核心,是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是这样,各级党的组织也是这样。”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里,在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里,也都强调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观点和途径。可见,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核心内容。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往往习惯于把为民执政变成为民做主。这就说明,在具有几千年专制皇权传统政治文化基因的土壤里,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挑战和考验面前,“支持和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不仅是我们必须强调的执政价值观的重要命题,而且是我们党从革命文化转向执政文化、从传统文化转向现代文化的文化转型的一个迫切现实任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价值观的另一重要含义是为人民谋利益。在当前这个人民内部矛盾多发、多样、复杂、突出的关键阶段,人们的利益出现了分化。不同阶层、不同集团都有各自的利益,这些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如何建立一种机制让所有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都有利益诉求渠道,都有公平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权利和力量,这是个政治问题。执政文化应注意研究从以斗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转向以利益为核心的意识形态建设,善于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困难和矛盾,如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的关系问题、干群关系问题、政府和社会关系问题等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执政心理:沉着冷静,有所作为 执政心理是执政文化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氛围,是共产党执政的心理准备和精神状态。经过8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成为一个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种历史性的大转变,使它的执政心理面临着考验。 早在建国前夕,毛泽东就曾指出过共产党执政后可能出现的精神、心理上的变化。他说:因为胜利,党内会出现骄傲自满、以功臣自居、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他指出,胜利以后,我们过去熟悉的东西可能要闲起来了,我们要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从搞革命到搞建设,全新的环境和任务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本领恐慌;他还指出,有些人可能会被糖衣炮弹击中,这也就是说,在一些人身上会出现意志衰退、生活腐化现象;他要求全党,不要学李自成,不要走历代开国封建君主的老路。 进入21世纪,毛泽东当年的告诫仍然是很有现实针对性的,在各种严峻挑战和风险面前,党内出现了某种执政心理上的不适应。有的人信念动摇,意气消沉,出现了悲观心理;有的人盲目急躁,无所适从,出现了焦躁心理;有的人惧怕压力、缺乏毅力,出现了畏难心理;有的人消极堕落,缺乏自律,出现了纵欲心理;有的人热衷于封建迷信,不问苍生问鬼神,出现了畸形心理;甚至有的人心理严重失调,出现精神崩溃。执政心理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值得认真研究的新问题。执政党应以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压力和挑战呢?邓小平曾就处理国际事务问题提出了24个字的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尽管这24个字是有针对性内容的,但是其中透露出来的却是一种处变不惊,临危不惧,沉稳有力、乐观自信的执政心理。要培养这种心理,首先要解决认知问题、理论问题,要实现从斗争哲学到和谐理念的转变,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转变,从对立偏激的思想方法向辩证共赢思想方法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