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察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问题,了解学校乱收费的有关情况,进一步明晰学校经费保障中学校与政府、市场及社会的利益关系,教育部课题组于2004年4月至12月对学校经费保障与收费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调研与分析, 涉及四川、福建、湖北、吉林四省。现就调查中反映的部分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一、问卷发放、回收及样本描述 本次问卷的发放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由调研组在召开校长座谈会时当面发放并回收;二是委托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放给各类学校,汇总后邮寄给调研组。此次校长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回收率为76%。调查对象以公办基础教育学校为主,调查分析工具为SPSS10.0软件。 样本学校的具体分布如下:第一,地区分布,四川省72所,占47.4%;福建省43所,占28.3%,湖北省28所,占18.4%,吉林省9所,占5.9%。第二,城乡分布,城市学校13所,占8.6%;县镇学校53所,占34.9%;农村学校86所,占56.6%。第三,办学质量结构,省、县重点校35所,占22.9%;一般学校100所,占66.0%;薄弱校17所,占11.1%。第四,学段结构,小学68所、初中38所、高中16所、职业学校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分别占44.7%、25%、10.5%、6.6%及13.2%。 二、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是否存在乱收费现象 样本学校平均收取学费106.57元,其中74%的学校不收取学费,9.6%的学校学费超过500元,只有2所学校收取的学费超过1000元。样本学校平均收取杂费60.84元,其中52.1%的学校杂费不超过50元,11%的学校杂费超过100元,只有1所学校收取的杂费超过200元。83.6%的学校不收取其他费用,6.8%的学校其他收费超过200元。对是否存在乱收费这一问题,校长们的认识差异较大。只有4%的校长认为目前教育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43.3%的校长认为存在乱收费,39.3%的校长则认为不存在乱收费。 1、从学校所在地区来看,经x[2]分析,x[2]=6.352,p=0.385>0.05,城市、县镇和农村三类地区学校校长对乱收费严重程度的看法有显著差异。(见表1 )城市校长中认为乱收费存在或比较严重的占69.2%,而农村校长中这一比例为46.2%。城市校长中认为不存在乱收费的比例为15.4%,而农村校长中这一比例达到36.5%。这可能是因为城市中存在的高额择校费、赞助费等影响较大;而在农村,乱收费一般是增加一些收费项目,多收取几元至上百元的费用,在校长们看来可能还不属于乱收费的范围。此外,城市地区的择校现象远比农村地区普遍,从校长的主观判断来看,教育乱收费可能更多的是指城市和县镇的择校费和赞助费等高额收费。 表1:城市、县镇、农村三类地区校长对乱收费严重程度的看法 (x[2]=6.352,p=0.385>0.05) 地区类型 比较严重 存在乱收费 不存在乱收费 说不清楚 合计 (%) (%) (%) (%) (%) 城市(N=13) 7.7 61.515.4 15.4 100 县镇(N=52) 5.8 40.436.5 17.3 100 农村(N=84) 2.4 41.745.2 10.7 100 合计(N=149) 4.0 43.339.3 13.4 100 2、从学校类型来看,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高中、幼儿园、职业学校及小学6类学校的校长认为乱收费存在或比较严重的比例分别为75.1%、54.0%、50.0%、49.4%、40.0%、38.3%。校长们对教育乱收费的认识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根据现行有关收费的政策标准,乱收费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存在较为普遍。 (二)关于导致学校乱收费的原因 根据调查,导致各样本学校乱收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投入不足,学校经费紧张 各类学校经费短缺已是不争的事实。调查显示,88.2%的校长认为办学经费比较短缺或严重短缺,80.9%的校长感到筹措办学经费的压力很大,没有一位校长认为筹措经费压力不大或没有压力。按学段划分,各类学校的经费收支情况如下。(见表2) 表2:样本学校经费来源和支出结构 学样其中 其中 校本 生均 政府拨款 学生交费 生均 办公、教学公 教师工资 类数 经费收入 比重(%) 比重(%) 经费支出 用经费比重 和福利比重 型量 (元/年) (元/年) (%) (%) 普通高中 16 1891 43.2 44.42 2400 19.7151.30 职业学校 10 2321 46.13 50.08 2700 22.5253.60 初中 38 1139 45.22 43.93 1276 26.7655.92 小学 68 942.4 51.16 43.89 1042 24.8657.72 备注:(1)经费收入中还包括学校创收和社会捐赠与投资,经费支出中还包括学校基建和其它支出,因所占比重很小而未单独列出。(2)生均经费收入和生均经费支出数额根据调查资料计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