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节约型社会建设,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等,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思路、总目标、总纲领、总抓手,也是我们为解决“三农”问题寻找到的时代方位。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早有出现。但这次新农村建设与过去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同,它集中了全党的意志,代表了农民的利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历史的趋势。需要动员全国上下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当前我们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而实现这一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这是因为,在城乡之间存在着“四个并存”:一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与农村脏、乱、差并存;二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快与农民收入趋缓并存;三是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与农村需求不足并存;四是财政性资金收入增长较快与农业资金严重缺乏并存。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加快农村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既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既来自群众又造福群众,它同我们党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是相一致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研究新观念、拓展新思路、总结新经验、推广新典型。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这些年来,农村建设一直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归纳起来,存在三大弊端。一是布局零乱,街道不整。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使得村民居住呈现“满天星”式的分布格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小农意识得以滋长和漫延。二是规划失控,建设无序。乱占地、多占地的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住宅超过占地标准。村庄内的公共设施严重缺乏,普遍存在行路难、吃水难、通讯难等问题。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了“糠心村”。三是缺乏规划,无序发展。在国道、省道沿路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公路通到哪里新房就建到哪里。村庄四周新房耸立,村庄内部破破烂烂,一边建设房、一边闲置房,“只见新房不见新村”,“只见新村不见新貌”,形成“空心村”。村庄建设的这种粗放式发展,造成了土地资源以及相关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并危及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据资料显示,1993年—2002年村镇人均占地从147.8平方米增加到167.1平方米,增长13.5%。2002年全国村镇建设用地16.71万平方公里,是城市建设用地的4.6倍。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机成熟、条件具备。一是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既有物质条件又有内在要求。资料警示,20世纪以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解决城乡差别方面提出一些办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之后,就开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进程。韩国在快速推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面对当时农业萎缩、农村衰退、社会颓废的状况,20世纪70年代便开始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互联互动、协调发展。也有一些国家,没有依据客观规律的变化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社会矛盾突出,影响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拉美一些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忽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尽管工业化、城市化一度发展较快,但最终难以维持,80年代后期出现了经济衰退和社会震荡的局面,在这种警示面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应该从中吸出深刻教训。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上,作出战略性的英明决策,先后出台了“统筹城乡”、“重中之重”、“两个趋向”、“多予少取”以及“三补贴两减免”等重大的方针政策,给广大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实惠,并推动“三农”工作出现根本性的转机。富裕起来的农民富而思乐、富而思美、富而思上,不仅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且期盼精神上的享受。他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一种强烈的内在要求。二是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有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归纳起来可从五个方面看。从经济总量看,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是1978年的37.7倍,人均GDP已达到1274美元,具备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从国民经济结构看,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快速下降,2004年已下降至15.2%,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已下降至46.9%,标志着非农产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就业的主体。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化经率达到41.8%,1995—2004年城乡比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 表明城市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国家财力看,2004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26355.9亿元,2000—2004年财政平均每年增收2982亿元,2004年比上年财政增收4640.6亿元。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财政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农业占GDP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城镇化的步伐将明显加快。这些都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