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文化与好莱坞电影文化之间建立了源远流长的互动关系。中国电影一方面受到好莱坞电影文化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在与好莱坞电影的交流竞争中逐步确立了带有自身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品格。可以说,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两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是世界电影文化交流史上最负有学术价值的个案之一。尤其在当下日趋复杂多变的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如何在好莱坞霸权的影响之下重审这一文化焦虑,并在世界电影产业市场的互动平台上重塑自身的主体性,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 为回应上述问题,2006年6月18—19日,由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与《上海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计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地区的百多名学者提交论文,并到会参加研讨。与会学者围绕“好莱坞与中国武侠电影”、“好莱坞的全球扩张与亚洲电影的策略”、“好莱坞与中国电影地形图”、“纸媒中的好莱坞”、“好莱坞的本土化”与“嬗变中的好莱坞”等议题,从多个方面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值得提及的是,其中一个研讨单元“差异与共赢——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关系”也是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国际电影论坛的一部分,该论坛邀请了李安、冯小刚、罗异、王中磊和Chris Lee等国际知名的导演、制片人到会畅言。本次大会的学术成果给身处全球化文化语境与多元市场竞争中的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电影产业实践带来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启发。 影响与镜鉴:早期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关系探微 早期好莱坞与中国电影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好莱坞电影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电影市场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而且也对中国电影的市场运作、艺术表现和技术制作等环节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并会引起相应的社会文化心理反应,其中尤以上海为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汪朝光研究员在大会主题发言中指出,作为20世纪初叶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上海独特的城市消费特质和消费能力以及以移民为主体的城市人口结构,不仅为美国电影的长驱直入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而且也影响到上海市民文化建构与电影创作观念。作为上述研究的补充,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秦喜清博士将1920年代在上海放映的欧美影片概括为喜剧片、侦探片和以爱情题材为主的剧情片等三大种类,进而分析它们各自在上海的受众市场情况。北京大学的叶宇博士通过对1940年代《申报》电影广告的研究,发现彼时的国产商业电影放映市场基本上已经能够做到与好莱坞电影分庭抗礼。与此同时,同步放映的以艳情片、西部片、枪战片和歌舞片等为主要类型的好莱坞电影也深刻地影响到中国电影的创作和放映活动。当然,美国电影进入中国市场过程中也时常会受到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比如,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依旧是当时最大的问题。为此,上海图书馆的张伟研究员专门对20世纪早期好莱坞影片在中国的汉译传播历程进行了梳理和研究。他认为好莱坞得以顺利进入中国观众市场的途径之一,就是巧妙地借助了中文字幕的翻译,使之能够符合普通中国观众的欣赏趣味。 在个案研究方面,洛杉矶加州大学的Yiman Wang在《“神女”,“之前”的好莱坞与“之后”的香港》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好莱坞与正在成型的中国电影之间已然存在着互动关系,比如在中国电影围绕失踪母亲或者堕落女人的叙事中,常常能够看到对于好莱坞三幕式传奇剧的翻拍和借鉴。香港科技大学陈建华教授在《格里菲斯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发言中指出,作为1920年代上海电影杂志和休闲报刊中的热点人物,格里菲斯如同一个话语坐标的中枢,纵横交错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种族与性别、影像与文学等议题。围绕这一偶像人物的种种评介不仅衍生出中国本土的电影话语,而且也激发了中国早期民族电影的兴起。中国传媒大学的胡克教授在《卓别林喜剧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观念的影响》的发言中指出,中国电影导演对卓别林喜剧的学习和借鉴,中国电影理论家对电影喜剧观念的认识,经历了从娱乐性到艺术性,再到思想性的发展阶段。尤其1930年代的中国电影时常弥漫着一种悲喜剧的格调,比如从蔡楚生导演的影片中就能够发现卓别林悲喜剧观念的间接影响。上海大学的石川副教授则指出,1930年代以来好莱坞通俗剧在影响中国电影美学的过程中,自身也经历了有趣的“文体功能的转变”,并逐步适应了中国的语境。西南大学余纪教授介绍了抗战期间好莱坞电影在陪都重庆的市场占有情况。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陪都的电影市场显得空前繁荣,除了少量的战争片,好莱坞的娱乐片占大多数。而到了抗战后期虽然电影市场逐渐萎缩,但美国电影的霸主地位丝毫没有改变。宁波万里学院的徐文明考察了1920—1940年代好莱坞电影在宁波的放映情况,指出好莱坞电影之所以能够在中小城市长映不衰,其原因在于类型电影美学、技术优势与文化趣味等方面的强大吸引力。而早期好莱坞电影在各个大中城市的放映情况,恰恰也折射出好莱坞电影参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多重文化面向。 围绕早期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关系的研究,学界通常借重比较分析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理论模式。上海大学曲春景教授认为上海早期电影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话题,而其中以一批美国学者为主的“感官文化”研究声势浩大。这个学派以探讨上海早期电影与现代性、好莱坞的关系为主题,注重研究女影星对都市文化的影响。“感官文化”研究方法超越了解读式的电影研究,涉及到电影、物质表象与身体感官文化领域,还涉及到电影与广告牌、杂志封面等其他视觉模式的相关研究。美国南加州大学Rick Jewel教授探讨了美国早期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政府和观众对这些银幕形象的情绪反应。他通过研究发现,好莱坞电影最大的问题是将中国人塑造得头脑简单而且形象老套,但有趣的是,这些颇受争议的速记式作品反倒更容易获得市场上的成功。韩国木浦大学的林春城(Choon-sung Yim)教授则在《移民,他者化,身份认同:电影里再现的上海人》中考察了早期上海移民置身于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阴影中的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北京师范大学王宜文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说明,在1949年新中国电影体制建立之前,美国电影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用积极的眼光就可以发现,美国电影拉近了相对封闭的中国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由此在“想象共同体”① 的影像层面将中国人融入了全球性的文化圈之中。当然,有借鉴也就有创新,比如中国新兴电影在形式上打破了好莱坞封闭圆满的结构链条,从而更适合彼时中国残酷的社会现实语境与集体美学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