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电影业在近百年的实践探索中,经历了1913-1949年,真正属于商品经济范畴的中国电影市场时期; 1949-1979年,计划经济体制下,模仿苏联电影管理体制而建立起来的“准电影市场”时期:1980年—至今,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并在改革与调整中真正走向市场,一个立体化的电影市场网逐步建立、逐步向产业化迈进时期。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全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对于这一时期的总体状况,新加坡学者黄朝翰在对比研究了中国与前苏联的改革模式后,对中国改革开放20年来做了这样一个评价:中国20年来的经济发展是个奇迹,比过去的“四小龙”等其他东亚经济体创造的奇迹还大,因为,中国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即“优先发展,逐步改革,以发展带动改革,避免了前苏联那样只改革,不发展所带来的严重问题”。 中国的电影业也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经历了改革、发展;调整、改革;以发展带动改革的逐步调整,逐步推进的发展过程。 “现在我们这里,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托尔斯泰语)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业的状况是:面对大文化市场的蓬勃发展;面对媒体综合化时代的到来;面对新的观影人群和市场环境;面对逐渐放开的市场与旧有电影管理体制的日益不协调;面对雨后春笋般的电视业;面对转型期电影业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等的相当薄弱和不足;形成了巨大规模的中国电影市场(有13亿人口)与电影业惨淡经营、电影票房一再低落的巨大反差。 从1979年——1991年,电影观众人数由293亿下降到144亿,下降了一半,放映场次下降了20%;到1992年,继续大幅度下降,观众人数降至105亿,发行、放映收入分别减少了17.9%和 15.7%;到1999年,虽在体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还是只有10%的国产片保本或盈利,70%的县级公司亏损,影院票房的40%依赖于进口大片或团体组织;到2001年,影院观众人次降至2.2亿,票房收入8.7亿,全国的电影市场仍表现出下滑的趋势;在影院方面,90年代初,全国尚有1.5万家影院营业,而到 2000年正常营业的影院已不足4000家。且在所有的影院中,4厅以上的多厅影院只占到6%,现代化的多厅影院只有 30家左右……如此,影院观众流失,影片成本无法收回,投资者纷纷转向,制片业难以为继,影院改营他业,整个电影业处在转型期艰难的困境当中。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中国的电影业应当如何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实现其“多渠道、少环节、高效益”的流通?如何在新的文化环境下,去拓展新的生存空间,找寻新的内涵和外延? 在改革中求发展,以发展带动改革,才能找到中国电影业的真正出路。 一、20余年改革脉络及发展状况素描 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进行的电影体制改革的三次浪潮,没有触动原有体制的框架,只是修补式的改良: 中国电影业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是从 1993年开始的,三个权威性文件的发布启动了中国电影业的全面改革。 1993年,发布《关于当前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广电部1993年 3号文件),它将国产影片由中影公司统购统销改为自主发行,打破了中影公司垄断发行的局面,这使制片厂拥有了向国外发行自己影片的自主权,同时32家省(市)级电影发行公司获得了影片发行权,这也给制片、发行、放映提供了一个联合经营、规模经营,制片、发行、放映三位一体运营机制实现的可能性,此后也涌现出了不少转换机制后通过兼并、重组形成的企业集团。这是改革的第一步。 1994年,广电部发布34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通知》,明确从1995年1月起,各制片厂可以向各级发行、放映单位发行自己的影片,使改革向纵深推进了一大步,从而打破了中影、省级发行公司的垄断,使得电影行业所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得到认可,市场多主体的形成成为可能,中国电影市场开始呈现出竞争的局面。 1995年,广电部发布《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明确除原来国务院批准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制片厂外,无权独立拍片的各省、区、市国有电影制片厂也有拍片权,同时任何社会法人组织只要投资额占到70%以上,即可与制片厂共同署名“联合摄制”影片。此举大大拓展了制片厂拍片的融资渠道,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资拍片的积极性,也为一些有志电影制片业的人才提供了天地。这是中国电影改革的第三步,为制片业的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 以此三个文件为依据中国电影业的改革在向纵深发展,而其后的“精品战略”、“引进分账大片”、“院线制”等重大举措的实施都是对这三项改革的强化和补充。 1、随着企业的重组与联合加快,实现资本最大增值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启动;CCTV-6电影频道的开播,使得影视的规模化联姻正式开始;以及《电影管理条例》的先后两次出台都在实质性地规范和启动着电影市场 党的十五大后,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为了建立起在市场上能有效地参与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强化自身摆脱困境,企业的重组与联合加快,实现资本最大增值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启动。随后,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范例。如,上海永乐集团、北京新影联、紫禁城影业公司、四川西南影业公司、辽宁北方电影股份公司等,都在市场竞争中初显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