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影的语汇系统中,“第六代”已成为一个凝固的语言事实。“第六代”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做出了既不同于“第五代”,又迥异于近几年来新一代导演的影路选择。这就使今天全面梳理这一代成为可能。当然,作为历史的余脉,“第六代”式的创作还会有零散的延续,但正如第五代今天仍然活跃在影坛上且余音不绝一样,称作为“代”的那些影人和作品已经可以进入我们的电影史书写了。 当我们认真的审视第六代的影片时,不难发现,与其前辈相比,被称作“中国电影麦田中新的主流力量”[1]的第六代迄今并没有真正地长大。经历了十几年的创作实践,经历了从地下电影到体制内创作的转变,第六代电影仍然步履蹒跚,仍然没有赢得主流观众的认可,没能肩负起中国电影发展的重担。究竟是什么阻碍了这一代的成长?在我看来,在电影本性的选择上的误区是其根源所在。 “电影有三个方面属性:一是商品,二是工艺,三是社会力量”,[2]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电影的商业性、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在寻求电影本性平衡的美国,电影既是最大的文化产业又屡有艺术佳作问世,而且向全世界成功地输出着“美国神话”,其电影魅力甚至投射为民族的魅力,使美国成为“民主”、“新生活”的代名词。既然美国的电影本性选择促进了电影的全面发展,那么这种本性选择就应成为我们认识电影本性的一面窗口。就像欧洲人对电影本性的认识体现在三大艺术电影节上一样,奥斯卡的评选标准也显示了美国人对电影三重本性的平衡。2003年第75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是《芝加哥》,这部影片的胜出“也许出乎很多中国观众的意料,但它完全符合奥斯卡对最佳影片的不成文规定,即在商业和艺术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它没有《时时刻刻》那样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突破,但它拥有更广泛的观众群,它有很高的娱乐性,但娱乐背后又有着对时弊的针砭……在艺术上,它有很大的创新,但它却没有一头扎进小众艺术片的曲高和寡而难以自拔。”[3]在意识形态、艺术、商业 (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之间,好莱坞是讲究平衡的,但这种平衡不是一碗水端平,它的前提是票房统计,是一个良好的电影商业体系。 按照美国电影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一种全面的电影本性观——电影是以商业性为基础的意识形态和艺术审美的表达。但是这并不拒绝把在艺术探索上有着突出贡献的影片列入成功电影之列。因为电影的构成就是金字塔,塔基和主干是商业性、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结合完美的影片,它们维持着电影产业的良性循环;而在金字塔尖上的就是在电影艺术性和意识形态性方面有着突出成就的影片。前者具有形式创新的意义,是实验室阶段的电影产品,而后者则使我们能够界定自身与周遭的意义。然而由于对于电影本性认识和实践的偏差,第六代电影人既没能站上塔尖,也没能成为坚实的塔基。 从电影本性的角度来看,第六代电影也有少许优秀之作,比如张扬、李欣、施润玖的一些作品既包含着创作者务实的意识形态策略也体现出对观众审美、艺术经验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尊重。无论《爱情麻辣烫》、《美丽新世界》,还是《洗澡》都隐含了对社会主流价值观,大众审美情趣的回归。在他们的视野中,青春已不再是一种晦暗的自我放逐,不再是不忍卒读的自渎。对“美丽人生”的许诺,已成为这类影片一贯明朗的基本的主题。他们以一种市民化的文化立场,在符合大众欣赏习惯的常规叙事中温柔小心地嵌入些许有后现代色彩的叙事技法(《爱情麻辣烫》、《洗澡》),从而博得了绝大多数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青睐。在这些影片中,流畅的叙事、时尚的都市空间、流动而时时温暖人心的情感、为观众所理解的价值观念,所有这些都是成功的因素。 应该承认,进入本世纪后的大多数第六代导演也正在发生变化。但是尽管他们的市场意识也在加强,真正热爱商业片,认真研究观众心理和大众文化心理的导演并不多,大多数导演既想在商业性上有所突破,又希望(这往往是他们内心最重视的)成为大师,这就使得大多数第六代电影成为自顾自的个人书写和商业元素的生硬拼贴。 当前理论界普遍认为第六代电影具有意识形态的意义和审美的价值,它们不仅直面现实、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本质,而且具有形式探索的意义,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审美取向。但是事实上即便单一的从电影的意识形态性和艺术性角度看,第六代也仍然是没有长大的一代。 作为一种艺术形态,第六代的影片注重与现有艺术语言,现有艺术体系的对话。他们继承的是先锋实验电影、欧洲艺术电影的传统。由于二十世纪九个年代以来存在主义成为一部分知识分子体验世界的方式,所以,第六代中可以称为艺术探索片的那部分大多表达了类似的体验。这使得第六代与西方的对话不仅是形式上的,在主题上也存在某种同质性。如偶然、命运的不确定性,自我怀疑、迷宫式生存、焦虑等等。但是被借鉴的艺术资源中有一部分是很难本土化的,比如形而上探究的部分和与宗教、终极关怀密切相连的部分等,加之西方艺术电影中时空观念、声画结构等形式方面的问题往往和某种文化背景有关,和西方人观察世界的方式有关,所以,一些没有意识到形式背后观念背景的第六代导演,在借鉴时不免有些隔膜。 第六代电影在与西方艺术电影误读式对话的过程中,并非没有内涵方面较为优秀的作品,王安全的《月蚀》对《维洛尼卡的双重生活》借鉴就很不错。但是更多的此类作品叙事代码和程式混乱,叙事线索破碎,缺乏顺理成章的因果链,比如《苏州河》、《冬春的日子》、《谈情说爱》等,这些艺术探索片大都体现了作者在艺术上的“野心”,也许具有后现代的审美价值,但是在中国却缺乏必要的接受土壤和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