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与中国电影 戏曲起源于秦汉,形成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同时在梨园行有一种民间说法,认为唐明皇是吃戏曲饭的祖师爷。从清后期开始,经过近、现代直到当代社会,戏曲也经过自己的发展、提纯,而形成一种成熟的、有着相当固定表演形式和程式的舞台演出形式,并形成了以地域、方言为特色的戏曲种类和各种艺术流派。戏曲是中国古老的大众娱乐形式。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戏曲不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受到人们的极大欢迎,并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中华民族在以文学和戏曲为代表的叙事艺术的长期熏陶和滋养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审美需求和习惯,并养成了以真善美为核心的艺术思维准则,形成了他们对人、对事、对社会等的独特看法和行为方式。可以说,中国传统艺术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和生活习俗是息息相关的,没有这些文学艺术的传统和他们对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所以,包括戏曲在内的文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文化和中国人民的民族特性的形成和继承发展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 电影是十九世纪末出现的新的大众娱乐形式。在中国它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北京,发展于1905年代的上海。这种新的娱乐形式是在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才得以诞生的,并依靠这种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很快成为风靡全球一百年的占据统治地位的艺术和娱乐形式。而在中国,具有近两千年传统优势的戏曲在与电影这种新兴艺术兼产业的百年并行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也对电影在中国的生存与传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对中国电影独特的民族风范的形成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同时,尽管在这百年中,中国戏曲和中国电影都在不同的时期,经历过自己的辉煌和低谷,但它们并没有因为对方的存在而导致自己的消亡,而是各自显示着自己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不能不说是中国戏曲艺术在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所享有的重要地位,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积淀的文化因子的不可动摇性,也不能不说戏曲对中国人民文化娱乐习惯的浸淫和培育。而电影在中国强大的传统美学面前,在经过自己的挣扎和拼杀后,既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向这种传统美学作出了妥协和投降,或者应该说是如果没有这种妥协和投降,电影自己的独立艺术地位是很难形成和保持的。从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印迹。 在视听语言上,戏曲艺术为中国电影提供了艺术参照。早期中国电影正处在艺术地位的尴尬时期,这时候,中国电影人做过不同的努力。特别是天一公司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首倡古装片,不仅在题材上直接取材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在视觉造型上更是直接吸取了戏曲舞台表演的造型手段,在戏曲和电影之间架起了桥梁,获得了市场的极大成功。在人物塑造上,视觉造型也从戏曲的造型手段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在突出人物的道德塑造和性格表现时,利用戏曲的脸谱化手段,为大众的欣赏和娱乐,带来了鲜明通俗的人物谱系。在画面和组接的语言结构上,既学习了西方的蒙太奇等手法,也充分学习中国传统叙事艺术,特别是小说和戏曲艺术的手段,连贯流畅的结构风格,通俗明确的画面交代,悲中有喜、喜中带忧的叙事情节都是符合中国观众欣赏习惯的。从叙事思维上,戏曲为电影提供了符合民族和大众欣赏习惯的叙事思维,这些经验都被以郑正秋、蔡楚生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学派接受过来,成为中国电影叙事风格的主流。 在中国电影表演方面,有识之士也不约而同地向戏曲学习。解放前这方面做出优秀成绩的是费穆,解放后是郑君里。他们二人的共同点是学习中国戏曲而使自己的影片具有一种浓厚的东方艺术韵味,在整体意蕴上洋溢着淡而愈浓的文人气质。叙事像舒缓的涓涓细流,画面像开阔的无边胸怀。 将古典美学的精神和方法引入民族电影的创制历程,是中国电影文化发展历史的必然。在民族电影的创制历程中,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与方法化为有意无意的编导动机,并融贯在题材选择、叙事结构、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等方面的努力,是郑正秋、张石川、沈浮等一批电影工作者的执著探求。正是通过费穆寄托遥深的电影意境、朱石麟比照兴托的电影手段和桑弧含蓄的电影风格,可以感受到古典美学在中国电影里的脉脉韵致;也正是通过蔡楚生、郑君里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阳翰笙、沈浮的《万家灯火》与陈白尘、郑君里的《乌鸦与麻雀》等影片, 1949年之前的乱世中国创造了无负于时代、也无负于世界的电影经典。这些电影作者及其经典作品,不仅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而且以其丰厚的精神深度和文化蕴涵启迪着后来者,影响深远、历久弥新。 二、电影与京剧 一些学者认为,1905年中国电影开始于国粹京剧是一个值得玩味的价值取向问题。人们愿意想像一个现象之中的秘密与分歧,这个现象是:世界电影开始于米卢埃尔兄弟的纪实短片,中国电影开启于国粹京剧。这就是中国电影所谓的产生背景,事实上,没有什么秘密,越简单的道理越有说服力。电影一开始就是一种“娱乐的商业行为”,而“这种娱乐商业行为”往往是最流行的,照此推理下去,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电影开启于国粹京剧了。那个时期,京剧是举国若狂的头号娱乐项目,京剧名角就是当之无愧的明星。当时的京剧名角们所受欢迎的程度和待遇,比起当今的著名影视歌星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很多很多年后,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有一句话,他说,听歌的人喜欢什么,现在就流行什么,我就写什么。所以我们可以说,是“流行”元素激发或者说是催生了中国电影的诞生和成长。 说起我国的电影与京剧,它们之间真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缘分。我国的电影事业从一开始就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百年来,许多杰出的京剧艺术家都通过电影留下了他们的珍贵形象。一些优秀的京剧影片也为京剧艺术添光增彩。 我国的电影事业几乎是从拍摄京剧节目开始的。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创办人任景丰购买了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14卷胶片,尝试拍摄电影。首先被拍摄的是当时有“伶界大王”之称的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为了利用日光,是在丰泰照相馆的露天广场上拍摄的,前后共拍了 3天,共成影片3本,摄影师是刘仲伦。这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以后丰泰照相馆还拍摄了谭鑫培的《长坂坡》,名武生俞菊笙和朱文英合演的《青石山》等京剧片断。这些影片都是无声片,但当先后在北京的大观楼影戏园和吉祥戏院放映时,确有“万人空巷”之势。后来还运往江苏、福建等地放映过。随着电影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有声片的出现,许多京剧名家如:杨小楼、谭富英、周信芳、言菊朋、言慧珠、奚啸伯等都先后摄制过影片。抗战爆发前后,周信芳把南派京剧的一出代表作《斩经堂》搬上了银幕。这是京剧有声影片中一部影响较大的作品。影片是由著名导演费穆执导的,还邀请了电影女明星袁美云扮演剧中的女主角王兰英。这部片子开启了京剧影片实景拍摄的滥觞。这种拍法对再现京剧艺术的利害得失,学术界至今还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