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幕上出现了一股“怀旧电影”的风潮,其中表现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怀旧电影”尤为突出,并成为上海城市文化研究的重要文本。本文所提到的“怀旧电影”,特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银幕中的老上海与现实中的新上海形象在人们的视觉中交相辉映,彼此营造着上海这一都市空间中文化想像的共同体。“怀旧电影”生成的潜在前提是什么,其存在又有什么样的文化诉求,与当下上海的文化走向构成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得到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怀旧电影这一角度对此展开相应的论述。 以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上海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影片,并不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与影片描述的内容同期,即20世纪30年代前后,电影已经开始讲述上海当时的社会风貌。同一时间段落,同一地域空间,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得到反复的演绎,这本身就说明作为当时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的上海,具有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含义,具有可供多次演绎的可能性。与上海的发展相应,此时在上海兴起的电影艺术也已较为成熟,并形成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必然会留下这个繁华都市复杂的视觉文化形象。因此,对20世纪30年代电影中的上海形象,有必要首先做一个回顾,以探讨与20世纪90年代怀旧影片中老上海形象的异同。 在以上海形象为表现对象的20世纪30年代电影中,现实主义风格的影片占绝大多数,这与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有着相同的趋势。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处于该时期的电影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莫过于左翼力量的介入。1930年8月,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成立,1932年夏衍、钱杏邨和郑伯奇三人应邀加入明星公司,为20世纪30年代的银幕增强了客观描写社会现状的力度。这种新现象被当时的评论家称之为“新兴电影”。由于电影自身的特性和当时复杂的社会局面,新兴电影自身并不是一个严密一致的运动,在其内部有着不同的姿态。自然,在这样的语境下,讲述上海的影片也同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 首先是左翼思潮直接催生的电影创作。这些影片引入了阶级斗争的政治意识,以阶级论调来剖析和批判社会,试图用这种价值标准来推翻旧的价值体系,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痕迹。被视为左翼电影运动“报春之燕”的《三个摩登女性》,通过三位女性不同的道路,指出只有面对劳苦大众,站在时代前列的女性才属于真正的时髦,显示出较强的政治化色彩。影片在塑造人物的同时,也致力于描绘上海当时的面貌。一方面当红明星每天出入于奢侈华丽的歌台舞榭,享受着富裕的生活;另一方面是工人、知识青年、艺人等下层百姓贫困凄凉的生活状态,影片中的上海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上下层严重对立。另一部代表作品《上海二十四小时》更加直露地表现了尖锐的阶级对立。影片完全采用了格里菲斯式的对比剪辑法,一边是资产阶级和上流社会的为富不仁,奢侈腐化,另一边是底层百姓贫苦挣扎,无法保障生命。“作者通过这种场景和人物行为的对比性描写,使财富成为罪恶的转喻,同时使贫穷者的不幸与富者的不仁建立了自然的因果性关系,从而不动声色地实现了自己阶级批判的意识形态意图。”[1] 这样,在左翼思潮直接催生的电影作品中,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被塑造成穷人的地狱,富人的天堂。并通过强烈的对比和赤裸裸的揭露,把上海变成一个用来剖析贫富对立,阶级冲突的典型空间,一个鼓动宣传阶级斗争的得力工具。 其次是受到左翼思潮影响的电影作品。在日益严峻的社会现实中,费穆、孙瑜、蔡楚生、沈西苓等电影艺术家们也表现出直面时代的勇气和品格,创作出一批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他们的影片也表现出批判上海贫富对立、社会不公等左翼倾向,但同时值得提出的是,他们对上流社会占有的西方现代物质文明又表现出比较中立的立场,体现出复杂的心态。如费穆的《都市之夜》通过描述上海贫民区一对父女的悲惨遭遇,控诉了这个不平等的社会,影片弥漫着浓重的悲剧气氛,有着很强的震撼力。黄子布(夏衍)撰文称赞该片:“无疑地,对于《都市之夜》,我们以为它的题材之‘接触现实’与‘暴露的有力’,是和最近明星的《狂流》异曲同工的一张前进的有意义的新作品。”[2]《马路天使》则用极其形象的方式暗喻出上海上下两个阶层的截然不同。银幕先是出现快速剪接的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物,在仰拍的镜头下,格外显得凌厉威严,狰狞诡谲,接着镜头再摇到建筑物的底部,暗示出在这天堂生活的下面,是下层人民赖以生存的地方,这样用居住空间的属性显示出社会地位的差异。但同时影片还表达出上海也是一座拥有西方文明的现代都市。如在位于高层大厦之中的律师事务所,在这样一个拥有现代名称的现代办事机构的空间里,饮水机、胶水等各种代表现代文明的物质,同样引起了下层人民的好奇与渴慕。再如孙瑜的《天明》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展示了高大的烟囱、飞转的机器、车水马龙的街道、炫彩夺目的城市之夜和新鲜刺激的游乐设施,对上海的现代生活进行了客观而充分的描述。当然诸如此类表现西方现代文明的画面还多次出现在其他影片中。这样在电影艺术家的镜头下,上海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既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不公平的社会,也是一个国际性的、现代文明比较发达的现代大都市。 此外,在以上海为表现对象的20世纪30年代电影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大部分影片虽然是表达尖锐的阶级冲突,但并没有采取直接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是紧紧围绕着爱情婚姻这一线索展开叙述。这种叙事方式很明显是承接了鸳鸯蝴蝶派的手法,在满足上海众多市民观众欣赏口味的同时,来灌输影片中内含的左翼思想。如《三个摩登女性》就讲述了一位男子和三位女性的感情经历。张榆为逃避包办婚姻来到了上海,先后遇到了一位娇艳的摩登女郎和纯真的女中学生,并与两者产生感情纠葛,但最终在前未婚妻的感悟和帮助之下,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摩登和正确的人生道路。现实主义经典之作《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有着同样的故事结构。幽默勇敢的小陈和善良天真的小红都是最下层的贫穷艺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依赖,深爱着对方,为帮助小红和其做妓女的姐姐小云摆脱恶势力的迫害,小陈和他的同伴们与之展开机智勇敢的斗争,在此过程中,老赵和小云也彼此相爱了。同样《十字街头》中同为下层职员的男女主人公,经过一系列的摩擦和巧合,两人经历了敌对—相识—相爱—分离—团聚,最终能够勇敢地面对种种不平与压迫,克服了苦闷和疑惧,坚定地走向前方。从这些代表性影片的叙述技巧和影片受欢迎程度可以看出,左翼观念与爱情婚姻结合起来,以图争取到自己的合法性,虽然这仅是一个策略,但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的上海是一个关注普通人物的日常生活领域和经验领域,关注自我生存价值的世俗性都市,新市民阶层的口味和思维制约并同化了整个上海的文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