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9月的全国第二次文代会上,新中国政府和最高文艺部门,正式确立了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新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标准。在这样的思想方针指导下,1956年,由当时新调任的文化部副部长、著名的剧作家、影评家夏衍亲自创作的由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祝福》,揭开了新中国的第一部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的序幕。 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学名著改编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电影的萌芽时期,尽管倍受政治的严重干扰,但在电影创作者们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下,本着对艺术的真诚态度,凭借精湛的艺术技巧,为几代人奉献了一批精品,书写下新中国名著改编史的不凡篇章。 1、《祝福》、《家》揭开序幕 新中国的电影从起步开始,就试图从名著中寻找文学的滋养。1956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改编自鲁迅著名短篇小说的《祝福》,揭开了新中国电影和文学名著联姻的篇章。改编者忠实地再现了鲁迅作品的思想,保持鲁迅作品冷峻、凝重的风格,但为了符合电影艺术的特性,也做了一定的改编。比如电影加入了在鲁迅小说中虚写的贺老六的人物,让他成为电影中仅次于祥林嫂的角色。大段的情节描写了祥林嫂和他成婚后的生活,使他的形象完整鲜明。这对烘托祥林嫂日后的悲剧命运也起到了强烈的对比作用。影片具有浓郁的江南小镇的风情,过年时的描红、煮福礼、搽锡器、点檀香等,都勾画出了地域的风土人情。而暗淡的色彩基调也很好的表达了作品的悲剧性,全片只有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一段生活,在色彩上稍明亮一些,暗示主人公的短暂幸福。另外电影的音乐也是很成功的,作曲者采用了越剧和江南民间的音乐,与剧情紧密配合,渲染了悲剧气氛。演员的表演很值得肯定,白杨扮演的祥林嫂自然真切,特别善于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体现人物的内心状态。 当然,影片的某些改编在今天看来也值得商讨。比如将贺老六和阿毛的死安排在同一天,这样从电影上看有戏剧性,但却削弱了小说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力量。其次就是添加受到争议的祥林嫂去庙里砍门槛的情节。许多评论者都对这个修改赞赏有加,认为写了祥林嫂的反抗性。究竟是让祥林嫂麻木的死去,还是让她终于有了一些觉悟做出反抗的举动更符合人物性格或者更忠实原著?鲁迅小说一贯的主题,就是国民的麻木不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祝福》中围绕着祥林嫂周遭的,是一群无情和麻木的看客,他们并没有对祥林嫂的遭遇有任何同情,只是加重着她的不幸。而祥林嫂的灵魂也同样为封建的礼教浸染,她的第二次出嫁的寻死,是恪守着“一女不嫁二夫”的礼教,而临死前发出的“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疑问,并非是出于怀疑和反叛,实在是恐惧了。 巴金的成名作《家》创作于1932年,是“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它搬上银幕,电影根据时代的审美取向,将接受了“五四”进步思想的老三觉慧放在了较重要的位置,加入了许多他反叛家族的情节,为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具有时代进取精神的明亮和希望。影片的风格含蓄简约,在造型上也力求还原作品的四川地域文化特征,还大胆地突破了当时流行的黑白分明、以亮光为主的风格,而采取了反差较小、层次丰富而柔和的影调,画面构图优美典雅,充满了诗情。影片塑造人物的手法也十分见功力,多处应用反讽的手法来刻画封建道学和腐朽的家族的虚伪。比如,那个封建的假道学家冯老太爷正在义正词严的痛骂现在的年轻人堕落淫荡,但一见到迎面过来的青春美丽的鸣凤,便立即用一双色迷迷的眼睛注视着她,一幅虚伪丑恶的嘴脸暴露无遗。 然而,当年《家》上映后,赞赏肯定的少,批评声音却很多,甚至巴金本人也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改编,认为“影片只叙述了故事,却没有多少打动人的戏”①。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影片重新放映后,却博得了国内外不少影评家的赞赏,认为是1949年后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英国的一位评论者说:“我认为《家》是50年代导演的最有风格的影片……是我看过的最杰出的中国电影之一。”② 观众之所以对《家》会有前后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主要是由于时代的不同而导致的审美情趣的差异。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审美主流是崇尚大喜大悲强烈戏剧冲突的电影,自然对具有含蓄平实的《家》这样的电影风格不满足了。 2、彪炳之作《林家铺子》 195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了根据茅盾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林家铺子》,是一部代表着新中国电影第一个十年的最高成就的影片,在新中国电影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影片。与原作相比,电影的侧重点主要放在“大鱼吃小鱼”的黑暗社会现象,流露出对林老板的同情。但影片拍摄于1958年,正值中国的“反右派”斗争如火如荼,受时代影响,改编者夏衍既保留了“大鱼吃小鱼”的内容,但也加上了“小鱼吃虾米”的情节,把林老板表现成一个“对豺狼是绵羊,而对绵羊则是野狗”的不讲仁义的商人③。如影片加入了林老板到比他更穷困的王老板家,不顾王贫病交加的妻女的哀求,硬是收走了人家赖以生存的物品的段落。 电影以具有东方风味的凝练隽永的镜头语言,描绘了一幅1930年代遭受战乱冲击的我国江南某镇的生活图画。影片开场的几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已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电影一开篇就是江南水乡的河面,镜头从船桨特写,然后慢慢推开,依次展现沿河小镇的街头巷尾,小船正在缓缓行驶,突然从河岸上泼下一盆污水,搅乱了一河平静的水面,这时字幕叠出“1931年”。短短几个镜头,凝练地勾勒出那个污浊的时代特征,也对作品的主题作了高度概括。影片的结尾也和开篇相呼应:经过了一系列的事件,“林源记”破产被查封,大小债主纷纷抢占货物,而那些可怜无告的被林老板卷去老本的寡妇和老太太们在绝望的哭泣喊叫……而在夜晚的河面,深夜林老板带着独生女坐船出逃,凄风苦雨中,乌篷船迷茫的驶向远方。让人意犹未尽、一咏三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