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历史上针对包括日裔美国人在内的少数民族的长期歧视,以及由日本发动的战争带来的仇恨,二战期间好莱坞一些故事片对于日本人的刻画,存在着种族主义倾向。因此,对二战期间好莱坞故事片里日本人形象的剖析,以及对二战历史事实的研究,应当采取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把对日军战争罪行于史有据的揭露和种族主义话语下对整个日本民族的一概否定区分开来。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探讨二战期间美国流行文化与美国社会政治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深入了解种族主义在美国流行文化和社会政治中的影响,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 一 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日美关系中一个极端重要的事件,也是日本人在美国电影中形象的分水岭。在此以前,与日本、日本人相关的美国电影数量较少,由于两国间的开战,越来越多的电影里有了日本人的身影。根据美国电影研究的权威资料库《美国电影研究所目录》,从1921年到1930年,仅有5部美国故事片与日本相关。[1] 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1937年至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日本”作为主题词之一的美国电影仅有19部。相比之下,主题词里包含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字样的有59部,含有二战欧洲策源地“德国”字样的更达68部。然而,从1942年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主题词里含“日本”的多达236部,超过有关德国(99部)、 中国(121部)电影数目的总和。[2] 在二战期间的美国故事片中,日本人的形象主要是负面的。在相当一部分影片当中,日本人仅仅是作为即将被消灭的敌人出现,影片着意刻画的主要是盟军(在绝大多数电影里又主要是美军)战士的英勇顽强。另一些电影,描写了日军虐待、残杀美军战俘的行为。在雷电华影业公司的《投弹手》(Bombardier,1943 年)一片中,日军殴打已经受伤的美军飞行员,并且用机关枪射杀美军战俘。还有一些电影,刻画了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的暴行。日本士兵杀害中国平民,连妇女儿童都不放过。在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1943年的故事片《中国》(China)当中,三个日本兵强奸了一名中国女学生,并且残酷杀害了她年迈的父母和襁褓中的婴儿。 与黑人、墨西哥人、爱尔兰人在电影中的形象相比,只有较少的美国学者谈到日本人在美国电影中的形象。而其中一些学者在评价二战期间日本人的形象时,又经常采取一种简单化的态度。那就是列出几个二战期间电影中的日本人形象,然后给这些电影贴上“种族主义”的标签。试举一例:在科比斯和布莱克合著的《好莱坞走向战争》一书中,他们叙述了电影《瓜岛战役》(Guadalcanal Diary,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1943年)里这样一个镜头:一名日军士兵来到美军驻地,告诉美军,在一个相对孤立的地区有一大群日军等待投降;然而,美军落入了圈套,前去受降的美军仅有一人侥幸生还。科比斯和布莱克紧接着评论道:“在现实生活中,假如任何一个美军军官愚蠢到陷入这种圈套的地步,他应当并且一定会上军事法庭。”既然捏造了事实来表现日军的狡猾,该片的种族主义就“显而易见”了。[3] 正如我后面将要提到的,《瓜岛战役》里面的确有种族主义倾向。但科比斯和布莱克所提及的那一幕,并不能算是种族主义的表现。“现实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子呢?1942年8月12日,瓜岛战役开始不久, 一股日军通过伪装投降的方式将二十余名美军引入伏击圈,并将伏击圈内的美军全歼。[4] 科比斯和布莱克所犯的“想当然”的错误,事实上是由于电影研究和史学研究在美国的长期分隔、交流不足造成的。一些从事电影研究的学者,当他们评价一个或者一组人物形象的时候,往往缺少对历史事实的精深考证,而是局限于对影视形象本身的对比性研究。当涉及到二战期间美国故事片中日本人形象这类极具历史感和历史意义的课题时,这样单纯从电影研究的角度来探讨问题就显得很不全面了。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有目共睹的。揭露日军暴行决不是种族主义,描写日军的“狡猾”也未必就是种族主义。重要的是,如何把于史有据的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揭露和针对日本民族的种族主义区分开来。 二 探讨二战期间的好莱坞电影里的种族主义,有必要先将此前美国历史上针对日本人的种族主义做一概述。19世纪后期,日本人开始向美国移民,到1900年,总人数为近25000人。1910到,达到7万多人。[5] 虽然人口总数并不多,但是由于他们多集中在美国西海岸,更由于美国社会上严重的种族主义思潮,他们很快成为白人种族主义者歧视甚至攻击的对象。在美国的日本人被认为是肮脏的、无法被同化的,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急先锋。面对这种情况,日本政府做出反应,分别在1900年和1907—1908年与美国政府达成《君子协定》,试图通过限制本国人移民美国,换取美国对日本在美侨民的保护。[6] 《君子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1907年,美国总统成功劝说旧金山的教育委员会放弃企图将日本学生和白人学生隔离开来的歧视性政策。[7] 当然,《君子协定》远不足以撼动美国的种族主义。191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外侨土地法例》,规定外国人不得在加州拥有土地,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日本人的。 这样一来,与日本人相关的影片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数量较少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在战前,如果好莱坞拍摄关于日本的影片,其中日本人的形象就会是负面的。负面的日本人形象适合当时美国的主流文化,既可以迎合占人口大多数的白人观众,也符合电影业一般人士的种族主义偏见。但是,这种负面的形象,很可能惹怒日本政府,也会引起在日美国人的强烈抗议。因此最安全的办法就是避免提到日本人。1915年,电影《欺骗》(The Cheat,耶西·拉斯基故事片公司)描写了一个贪婪、淫邪的日本人。在日本人社区的强大压力下,电影中这个反面角色的身份被换成了缅甸人,不过还是由日本人来扮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