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976年冬天,可看的电影一下子多起来。在此之前,除了样板戏,银幕上只有《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等几部故事片,数量可怜,反复看的结果让孩子们几乎背下了影片的全部台词。突然之间,一些部队大院冷寂多年的礼堂热闹起来,白天晚上都在放电影。因为跑片子,随时通知随时去看,三更半夜爬起来也是常有的事。据说都是还未解禁的影片,只能在内部礼堂放映。 这些“禁映影片”,大都是解放后至“文革”前十七年里拍摄的故事片,许多是经典之作,当初将它们定罪为“禁映影片”的理由是什么?能说服人吗? 一 建国后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与国家的进程一样,曲折而坎坷。尤其是故事片,所承载的东西远远超出了娱乐的范围,更多的是政治宣传和思想教育。由于牢牢地被缚在政治斗争的战车上,电影便成了特殊气候的晴雨表,一次次的“禁映”,拉开了一场场政治运动的序幕。 建国之际,中央就在考虑新中国电影应该如何发展。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给东北局宣传部下发了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 现在当我们的电影事业还在初创时期,如果严格的程度超过我们事业所允许的水平,是有害的。其结果将是窒息新的电影事业的生长,因而反倒帮助了旧的有害的影片取得市场。 电影剧目的标准,在政治上只要是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而不是反苏、反共、反人民民主的就可以。还有一些对政治无大关系的影片,只要在宣传上无害处,有艺术上的价值就可以。 可以看出,中央对新中国电影的部署还是很切合实际的,这个思路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制定新中国电影政策的依据。1950年7月11日, 包括“电影新片颁发上演执照”、“电影旧片清理”、“电影新片输出”、“国外影片输入”、“电影业登记”等在内的一系列电影工作暂行办法出台。“办法”规定: 凡已向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电影局登记核准的电影制片业,其新摄制的影片和剧本,一律免于审查。新片摄成后,向中央电影局或其委托机关申请登记,请发上映执照,发给执照即可在全国上映。影片映演时,其内容如经检举与人民政府共同纲领相抵触,应由中央直属省市或大行政区主管文教机关审查属实后,报请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决定处理,各级地方机关不得自行处分。 从内容看,首批新中国电影管理办法虽然对影片上映有严格规定,但政策还是宽松的,其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发展国产影片,抵制“有毒素”的美国影片(当时上海影院上映的影片80%是美国电影)和旧影片。 有了“鼓励发展国产影片”这样的大前提,中国电影生产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小高潮,三家国营电影厂两年推出了39部故事片,几家经过改造的私营电影企业也不甘落后,共有19部电影问世。 但宽松的政策并没有让这个小高潮持续多长时间,不久,就有几部影片率先落进了“禁映”的大网里。 1950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故事片《荣誉属于谁》:两位战场上曾并肩战斗的老战友,解放后在铁路战线工作时,因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发生了冲突。最后,学苏联的先进思想战胜了保守的旧思想。 影片经过宣传部、文化部等多家单位分头审查,得到一致肯定,顺利公映。但上映不久,各家电影院突然贴出了“停映”告示。观众不明内情,只是听说影片的内容有问题。就这样,这部影片“荣幸”地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因内容“有问题”而被明令禁映的影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其一:影片歪曲了中国革命历史,丑化党的干部,将革命荣誉归属于学习苏联的经验,这是政治性的错误。江青看完影片曾气愤地说:“难道荣誉归于这种人吗?”其二:片名取自高岗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荣誉是属于谁的?”一文的标题,而此时高岗的反党行为已被察觉。 为这部影片“陪绑”的是该厂拍摄的另一部反映民族团结的影片《内蒙春光》。1950年,《内蒙春光》公映不到一个月,发行公司正准备延长预定放映期,突然就接到了上级的“停映”通知,理由是有关领导发现影片中尚有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的地方,对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争取不足。 除了国营厂的这两部影片,上海“昆仑”和“文华”两家私营电影企业拍摄的几部故事片也同时受到批判。 建国初期,文化部电影局提出“电影为工农兵服务”、“塑造工农兵形象”的方针,但在当时的上海,熟悉工农兵的人不会写剧本,会写剧本的又不熟悉工农兵,这一对矛盾让大家束手无策,电影界陷入了停工待料的“剧本荒”。当时分管电影工作的夏衍无奈之中提出了改编小说的建议,正好《人民文学》上有两篇小说受到全国文艺界的好评,一篇是《关连长》,另一篇是《我们夫妇之间》,于是两家电影公司派出了强有力的阵容,投入到这两部改编影片的拍摄中。 由石挥导演并主演的《关连长》,描写了在解放前夕的一场战斗中,关连长为了不伤害一群小学生而做出自我牺牲的故事。郑君里编剧、导演,赵丹主演的《我们夫妇之间》,讲述的是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干部李克和工农出身的妻子张英入城后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矛盾。两部影片上映不久,就以“宣传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歪曲解放军形象”和“歪曲工农干部”等罪名遭到批判。不过,这些批判都没有形成规模,真正将批判形成声势的是对电影《武训传》的声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