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年逾知命之年的业余影评人,我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电影评论大潮十分留恋。我本人就是那时被裹进大潮并得到长进的。当时的影评大潮被圈内外公认为“新时期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其声其势,震撼影坛。然而环顾今日,电影评论早已今非昔比:阵地大大萎缩,队伍鸟兽四散,读者寥寥可数,影响微乎其微。当然可以找出千万条理由来为影评的式微开脱,而客观地说,影评的兴衰也确实是与电影创作的发展势头和放映市场的景气指数成正比的。但是,我们是否也应从评论自身的角度来做一些反省?或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点“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的勇气呢?只要我们勇于这样做,就不难发现,若干年来,我们的大多数评论是蹈常袭故、陈陈相因:讨论着同样的问题,采取着同样的形式,操练着同样的腔调,重复着同样的结论,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可能博得受众的青睐、赢得社会的共鸣呢?那么,我们今天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评论?我以三联书店最近出版的影评文集《楼上楼下,屋里屋外》做例证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内容广博,富知识性。电影评论是依托于电影的,但一篇好的电影评论又必须“高”于电影。完全依托于电影的文章只可能是电影介绍。电影评论不仅仅是在评论对象,也是在传达评论者的思想,背后支撑的则是评论者的学识。如果一个评论者只能像一般的电影观众一样,简单地说电影好或者不好,那怎么可能引发观众的阅读兴趣呢?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观众的文化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如果电影评论者的学识和能力仅仅和受众处在同一高度甚至更低,那这种电影评论也就很难获得生存的价值。应该承认,当今的不少评论实际就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楼上楼下》是一部20多万字的文集,分别由18位作者完成,本身就保证了它的视野宽度。更何况,作者们都有所涉的文化背景作为支撑,更增添了评述的丰赡。一些作者几乎是信手拈来,借一部电影的情节或人物发散开去,漫游在中外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为读者揭开文化本源和人物原型的神秘面纱,说它们是一部部厚实的知识小品并不为过。如在《“青蛇”如何成“传”》一文中,作者林杏从徐克的《青蛇》一片说起,洋洋洒洒介绍了白蛇故事从古代神话的缘起,以及唐宋以降白蛇传说在民间流传的脉络与变迁,探讨民俗文化在不同时代的解读与书写,发人之未发,启人以思考,让人有种“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吴冠军的《沉默与疯狂》一文,重点介绍的是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人公——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小约翰.纳什(John Forbes Nash·Jr.)一生传奇式的经历,挖掘这位徘徊在“天才”与“疯人”之间的传奇人物的真实生活和思想旅程。电影中非此即彼、避重就轻的内容铺陈,削足适履、刻意创造好莱坞主流英雄的主观故意,在作者犀利的笔锋下渐渐遁出原形。文章起始以20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为发端,结尾则以《知识考古学》为收口,几近完整地介绍了福柯哲学思想的精髓和要义,最后引用福柯“在我们自己思想的时代中,我们最为害怕的就是设想他者”的扼腕长叹,像重锤敲打着观众的心,并启迪人们对人生的理性和非理性进行全新的认识。写此类文章看似轻松,实则大不易。宽厚的知识,敏锐的眼光,执着的追求,灵动的笔法,几乎缺一不可。当然,它能给予读者的是丰腴厚实的知识积累,是由此及彼的精神满足;它所收获的是读者的心悦诚服。 文字鲜活,富趣味性。我们正处在快速表达的时代。平面媒体的不断扩张,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被各种资讯所充斥。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观众走进电影院,更多是为娱乐身心,而不是为跟自己较劲。按理说,电影评论应审时度势,承担起引导观众审美趣味之职责。只可惜,伴随着艺术的“缺位”和“失语”,目前国内电影评论正日益分野为两大形态:一类见诸影视学术刊物或大报大刊,另一类见诸文娱杂志或小报小刊。前者要不正襟危坐,仍然沉湎于“道德正确”和“政治正确”的评判,就是高头洋马,乐于耍弄赵本山们在春节联欢会上屡试不爽的“忽悠”技巧,有的甚至行文晦涩、高深莫测,令一般人望而生畏。后者倒是心猿意马,随心所欲,花边套秘闻,小道满天飞,奈何趣味不高,很难给观众以审美享受。这里实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电影评论必须讲究趣味。在资讯轰炸的现代社会,人们甚至没有时间去看一部好看的电影,又有什么理由费精耗神地去读一篇电影评论呢?所以电影评论一定要有诱人之处。二、这种趣味必须是健康的。传播点小道消息,捕捉点花边新闻,于创作于鉴赏有甚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楼上楼下》,同样可以受到启发。据介绍,文集收录的大多为非专业影评人士的评论,这些融入了个人感情色彩和生活经历的文章读起来妙趣横生。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比起那些透着一股学究气息,动不动就平行蒙太奇的说法要可爱许多。”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非专业”,就少了圈内的羁绊与自我的膨胀,述说起来就少有俗套与腔调,文风自然飘逸,文旨蕴涵深厚,文情充沛流动,所言说谈均是真情流露,这样文字自然好看,趣味无疑可人。 娓娓道来,富亲和力。多年来,我们的一些电影评论或热衷于赶浪潮,甘心当传声筒;或钟情于自说自话,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或受制于利益驱动,沦落为孔方兄的随从,已经失去了最广大观众的基本信任,哪有亲和力可言!反过来,看《楼上楼下》的书名,读者一般不会想到这是一本影评集——书名本身就富有亲和力。翻开目录,每一篇的题目也很轻松,如诗如画,如叙家常,与读者的距离又拉近了许多。当然,重要的还是内涵。看惯了剑拔弩张的影评文章,内心就有温良敦厚的冲动;读多了拿腔拿调的篇什,心中就有渴求率真的愿望。《楼上楼下》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愿望。比如恺蒂的《你在乎别人称你老姑娘吗》,就从影片《单身女人日记》的故事说起,生动细腻地描绘了电影和现实生活中“30多岁整天忧心忡忡生怕找不到男人的没有安全感的女人”寻找爱情的历程,不失时机地穿插了个人的经历,还将自己英国朋友凯丽曲折的爱情故事融入其中,轻松诙谐、娓娓道来,并进而探讨男人与女人在家庭中谁占上风这样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能遭遇的问题,就好像议论我们的家常事、身边人一般亲切——读这样的评论,作者和读者之间几乎不存在任何隔膜,而是像久违的朋友一起进入影像造就的三维世界去寻求生活给人带来的温馨和回味。由此我想,一篇好的评论应当首先融入作者自身的真切感悟,汝欲动人,必先悦己,表达与接受之间最大的平衡点即在于情感投入的浓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