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OGMA 95的由来和内涵 1995年春,一群电影导演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宣读了一系列关于电影创作的拍摄原则,这一系列原则后来被称为DOGMA 95。DOGMA 95可以被称为“信条95”,它是一些电影创作领域的新锐导演就电影导演和创作所倡导的若干拍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必须实地(实景)拍摄;2.不得对影像加入额外的音响效果;3.摄像机必须采用手持拍摄;4.必须采用彩色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5.不可使用任何滤镜;6.不可出现表面化的动作,不可出现谋杀、武器等场景;7.不可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间离,故事必须发生在当下;8.不可拍类型电影;9.电影制式必须是35mm胶片;10.导演名字不可在片首片尾的制作名单中出现。为了保证这十条原则得到实施,拍一部DOGMA 95电影还要举行宣读所谓的“贞操誓词”(Vow of Chastity)的仪式,即导演在开机之前需要进行如下宣誓:“我宣誓服从以下DOGMA 95规则……我以导演之名发誓,要克制自己的个人趣味。我已不再是艺术家。我要克制自己不去创造一件作品,我认为实例远比整体重要。我的终极目标是要在角色和环境中找出真理。我发誓会用一切办法包括牺牲我的个人趣味及美学考虑去达到此目的。谨此宣誓。”(注:Lars Von Trier and Thomas Vinterberg," Dogma 95 Manifesto and Vow of Chastity" ,http://www.dogma95.dk/menu/menuset.htm.Dogma 95宣言发布后,分别于Kelly(2000)和Roman(2001)重印,亦可于其官方网站http://www.DOGMA 95.dk上获得(限于篇幅,本文对DOGMA 95的十条准则只择其概要,欲对其有完全的了解,请见相关网站)。)电影拍摄制作完毕之后还要送交DOGMA 95的有关机构检验,被认为符合DOGMA 95的电影将获得一张DOGMA 95证书,以表明它是一部符合DOGMA 95标准的电影。 DOGMA 95的提出,或许会让电影工作者们感到摸不着头脑,至少它会让人们感到有那么一点困惑不解。它所倡导的拍摄原则,多少与长期以来人们所主张的拍摄方法相左,甚至它本身也充满了矛盾。有人把它称为自我否定的规则。电影工作者对它推崇备至者有之,对它不屑一顾者也大有人在。但是,从导演们信誓旦旦又煞有介事的做法当中,人们又感受到DOGMA 95似乎是有所追求的。 DOGMA 95所追求的,正是它独立的美学追求和艺术风格。DOGMA 95的倡导者强烈地感觉到,长期以来,电影的创作和拍摄已经形成了某种固有的模式,这一模式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它构成了关于电影创作的权威模式。这一模式影响着导演们的电影创作,并且这样那样地影响着人们对于电影的理解,它成了电影创作和接受中的集体无意识。 对于DOGMA 95的倡导者来说,他们所要做的工作便是反抗这一权威,反抗这一集体无意识,祛除以好莱坞电影模式为代表的当代电影意识形态的艺术巫魅。DOGMA 95的倡导者声称,他们要开始一场反抗现有的电影倾向的拯救行动。DOGMA 95采取的办法,便是“以规范对抗规范”。“Dogma”可以译为“规则”,也可以译为“教条”,它本身常常是对传统规范的一种描述,但DOGMA 95却无疑带有反抗传统的意味,并且它本身以反抗传统为目标。主张DOGMA 95的导演所制定新的规则,以示和传统的好莱坞式的电影创作路数相区别,他们甚至不惜用最为传统的方式——“贞操宣誓”——来表示他们对电影传统的反抗。他们所采用的颁发DOGMA 95证书的方式,也似乎显得有些循规蹈矩。尽管如此,这一切都难以掩盖DOGMA 95独立的美学追求,它实际上是以一种新的规范反抗好莱坞式电影的规范。 二、反抗技术主义:一场净化运动 对DOGMA 95的倡导者来说,他们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反对虚假包装,追求电影真实。作为这一追求的结果,便是DOGMA 95对好莱坞技术主义电影路线的反抗。随着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电影制作也日益滋生出一种技术主义崇拜。人们看到,一方面是电影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人们日益滋长的对电影制作的技术主义崇拜。对于电影来说,这样一些内容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价值理念的设定、人为设计的情景、因果联系的环环相扣、精心安排的对话、对比手法的运用等等;此外,电影的平行剪辑、最后期限、中心构图、重视景深、正反打等处理方法,也成了电影的常规技法。但是,这样处理的一个结果,便是电影越来越变得虚假、矫情和造作。特别是随着新媒体技术和电脑电影特技的出现,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当代电影开始热衷于运用电影特技,越来越热衷于电影的后期制作,电影创作变得越来越充满惰性。电影变得越来越脱离现实,开始成为某种“电影化”包装的产物。 DOGMA 95倡导者所要做的,便是一场“净化”运动。他们要求摒弃电影制作中的技术化包装,对于好莱坞式电影的一些基本技法嗤之以鼻,并且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电影拍摄中的人工技法。他们要求必须实地(实景)拍摄,不加入额外的音响效果,必须采用彩色画面,不可制造特殊灯光效果,不可使用任何滤镜等等,包括他们所倡导的电影必须发生在当代的环境,都体现了他们试图追求真实的艺术主张。搭设影棚、加入音响、注重灯光效果、运用滤镜等方法,早已成了电影制作的常规操作,好莱坞的导演们无不在运用这些方法来强化电影的表现,电影学院的课堂上更是成天在教授如何运用这些电影的表现元素,而DOGMA 95的倡导者主张要彻彻底底地摒弃掉这些基本的技法。他们所努力寻求的,便是电影尽可能地接近真实。DOGMA 95的主张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起到了重返自然、净化电影的作用,以至于评论家们总是不自觉地将它描述为一场“净化运动”(注:Mette Hjort and Scott MacKenzie( eds.) ,Purity and Provocation:Dogma 95,London:BFI Pub,2003,p.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