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技工教育工作者如何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教育的格局调整和重组中找准定位,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探索技工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技工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课题。 一、技工教育是以职业需求为主导的教育服务 1、技工院校首先是学校,技工教育的特点是其鲜明的职业属性。技工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它不但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还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无论是全日制技工教育或是业余的工人继续教育,都要受到就业体制和经济建设客观需求的强大约束,决定了其教育特点的职业性、专业性。任何把技工教育简单地看作就业培训或者仅仅作为高等院校后备生源的做法都是片面的,是脱离了技工教育的本质属性的。所以技工院校要坚持和实践“育人优先,能力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具体的教育设计和实践中要充分考虑人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两个方面。 2、技工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知识型”工人,而非“干部型”人才。各级、各类技工院校无论是选择“以就业为主、升学为辅”,还是“以升学为主,就业为辅”,或者两者并重的办学模式,无论是熟练技工还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在其教育过程中,应该始终贯穿“瞄准工作台”的育人思想,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的敬业爱岗精神,过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技工教育的培养指向应是工人的知识化,这正是我们的大有可为之处。 3、技工教育必须坚持“宽基础、复合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技工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必然要求在办学过程中,加强同企业、行业、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形成办学利益共同体,坚持从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中提炼教育内容和要求,坚持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来检验教育效果的办学路子。 教育的内容应符合时代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上,要做到了解传统,精通现实,奠基未来,切忌平均分配,甚至拘泥于所谓的经典,忽视现实和未来的需求。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兼顾,注意学生的发展后劲的形成,在教育计划的安排中要注重语、数、外、计及基本技能教学,达到一定的基础宽度,要注意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努力做到一专多能。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联系,技能训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学习和训练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缩短教室与车间的距离,加快学生与技术工人之间的角色转换,增强学生的多岗位适应能力。 4、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基本规律。针对不同的生源质量和学生实际情况,要实施分层次教育和坚持分流原则。如对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应设置不同的录取标准,在技师、高级段教学中应采用“3+2+1”、“3+2”、“3+1”等分流原则,切忌为了追求数量和高层次而一哄而上。 中国的高级技工、技师型人才的培养绝不是靠搞一、二次运动和搞几个工程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建立一个完备的与技术工人职业资格体系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和长效的培养使用机制来保证,也需要与义务段教育质量的逐步提高和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相适应。 二、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技工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科技进步,产业结构调整,企业的现实与发展需求是技工教育专业现代化建设的拉动力。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建设需求,适时进行专业整合与创新,适度超前进行专业建设是技工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例如,在机械加工领域,机械加工已经基本取代了手工操作,数控机械正在逐步替代普通机械,这是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如果我们技工院校不能适时开设如数控机械加工等专业,超前进行专业内容创新和专业设施的更新,仍以传授手工操作技艺为主的专业教育,仍抱着专业三十年不改变的陈旧观念,很难想像,这样的技工院校毕业生能受到企业的欢迎,能在现代社会日益开放的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要加快课程和教材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模块式、专题研修等教学模式,重视现实知识、技能的教学和兼顾今后发展后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形成以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主线的现代技工教育课程与教材体系。 专业现代化建设与办学层次的提高是一辆汽车的两个轮子,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学制的延长,如果没有专业内容的更新和提升,那么办学层次提高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培养高素质的技工人才也只是一句空话。 三、建立高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培育途径,完善技术工人国民教育体系 高技能人才作为技术工人中的精英,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岗位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关键生产技术难题的解决和青年一代技工的培养都离不开高技能人才,而中国高技能人才的“老、少、难”现象和按目前自然生长高技能人才的状况来看,却非常令人担忧。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建立,企业在回归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质过程中,也不可能有过多精力来超前储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技师型人才,客观上由企业全部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功能,也是不经济的。医生、工程师、教师等名类专业人士通过高等院校培养的途径成才也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