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省职教科研中心庄西真助理研究员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非经济因素影响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研究”(课题批准号:EJA010455)已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的课题通讯鉴定。鉴定专家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长发、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刘来泉、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司原司长杨金土、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高林、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现将成果公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职业教育成为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大量的科学技术不断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为了参与日趋全球化的经济和政治,也不断寻求在生产中采用和引进更多的技术。前工业社会中培养技能人才的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以及后来把个别技术骨干调去参加专科院校的长期脱产培训的方式,都难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技术的变革。因而延伸出通过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大规模的培养未来工人,为他们做好工作技术准备的一种方式。但是正规中等职业教育的扩展在各国同时出现的问题,使得正规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角色受到了质疑。不管怎么说,职业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为企业培养初中等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教育普及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高的发展中国家,职业教育更是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在欠发达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人们都认为,在欠发达地区之所以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的原因里面,人的素质低下是最重要的原因,由于人的素质低下,一些新的生产技术不能被推广,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得不到纠正等。人们在下述观点上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为了改变欠发达地区的落后面貌,首先就要提高人口的素质,而提高人口的素质,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不仅要大力发展针对欠发达地区少年儿童的“九年义务教育”,还要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为人们容易接受的、确实能见成效的中等职业教育。当前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县及县以下的乡镇和村庄)最普遍的教育形式是属于普通教育的义务教育和初、中等职业教育。前者是国家规定的所有适龄儿童都要接受的旨在提高全民素质的一种普及性质的教育;后者是指1985年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以后大量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目的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劳动者,是一种与工作和就业直接联系、以传授实用知识和培养操作技能为主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学校,分别是行业办的中等专业学校(包括师范学校)、劳动系统办的技工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开办的职业高中,它们都招收初中毕业生,主要培养中初级技术员和技术工人,以及进行实用技术推广和应用等,学生毕业以后很快就能工作。在这三类中等职业学校里,只有职业高中是位于县城或者乡镇的,其他两种一般位于城市里。根据一些教育经济学家的研究,中等职业教育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联最大,回报率也较高。也就是说接受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比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人的单位时间内的劳动生产率高。农村里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学生也更容易接受生产上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新信息,他们就比一般的人有门道,家庭也相应的富裕,这也被一些地方的实证研究所证明。 既然如此,在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一定很好,起码不会出现大的萎缩。但情况却出乎人们的预料,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非但没有出现令人欣喜的发展局面,反而出现了连续的滑坡,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人数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使说欠发达地区(尤其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几近崩溃的边缘都不为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现象发生呢?常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经济因素影响论”、“高校扩招影响论”、“职业教育无用论”等,应当承认这些因素确实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光有这些因素还不足以令人信服地解释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不能解释为什么贫困地区或者并不富裕家庭,而又考不上大学的学生表现出的强烈的普通高中偏好和选择行为。在对现实的观察中,我们每每可以发现,上述影响因素不能解释,或者说不能完全解释的情况。可是,如果不能找到影响人们不选择职业教育或者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我们就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因此,受“社会文化理论”的启发,我们提出了非经济因素的概念。文化理论认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时刻都发生、发展在特定文化氛围和社会情景之中,每个人的行动时时处处都要受到文化的内在指引和制约。我们的设想是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否选择职业教育,也不是纯粹经济因素能决定的。我们可以把初中生选择这样而不选择那样看作是一种人的一种主体行为,这种行为是受什么支配的呢?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行为是受他的思想支配的。特别是人们主观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影响着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根本看法,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由此推之,文化、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态度、价值观、同辈群体的看法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他们对职业教育的取舍,影响着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结起来,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运用现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经济学的有关文化理论、行为理论、人的发展的理论,努力解释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真实状况。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在前期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课题有关概念进行界定 欠发达地区:所谓的“欠发达地区”是结合地域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项指标进行划分的,着眼于一般情况,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借鉴经济学的说法,我们说的欠发达地区指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甚至贫困的地区,从区域分布上来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省份的农村,包括一些“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边(边疆)、穷(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都是交通不便捷、信息流通不畅、经济落后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