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06)01-0027-03 邓小平的民主制度、民主法制思想是我国当今民主制度理论和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思想支点。早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邓小平积极倡导民主集中制、民族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代表会议制度等一系列民主制度的建设,为我们党新民主主义时期民主政治中的制度建设立下过汗马功劳。 一、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 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又是按照民主集中制进行活动和组织运转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制度。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邓小平身体力行,为我党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遗余力。 1、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列宁主义组织原则 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说:“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列宁主义组织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①中国共产党是严格按照民主集中制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在党的历史上,特别是遵义会议以后,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党建立了一套健全的党的生活制度,邓小平称这是“我们传统的制度。”②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我们党正是靠严格的民主集中制巩固、发展起来的,它使我们党经受困难和战争的严峻考验,成为无往不胜的堡垒。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捍卫着这一制度。他在《贵州新区工作的策略》中指出:“新区问题极复杂,应从各方面发现与研究,望多请示报告,以便取得你们的帮助。你们对下级亦应要求他们严格执行报告制度。”③他在《关于西南区的土改情况和经验》中严厉批评“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不按章程办事的无政府无纪律的风气。”(毛泽东就此特别批注“请中南、华东各省严密注意这些教训,坚决执行报告制度,绝对不容许此种坏风气抬头。”④为了克服缺点,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邓小平指示党委“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以防止“陷入事务主义的泥坑”,因为“学习可以使我们向前看,可以澄清各种混乱思想。”⑤ 2、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 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邓小平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健全与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主张。他在全面分析党在执政后遇到的新情况和带来的新问题后,着重指出:为了克服和防止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个人专断和分散主义等错误现象的滋生和发展,“除了应该加强对于党员的思想教育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从国家制度和党的制度上作出适当的规定,以便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实行严格的监督。”⑥在这里,邓小平较早地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从制度上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总原则,还需要不断建立和健全各种具体的规章制度,比如完善党内外监督制度、健全民主的决策制度、完善对领导干部有效的约束机制等等。他曾中肯地指出:民主集中制的另一个问题,党的集体领导的制度,在实践中还有许多缺点,有少数党组织的负责人仍然有个人包办的行为。他说:“这些负责人,或者很少召集必要的正式会议,或者往往也召集党组织的会议,但是,这些会议只是形式主义的。他们既没有使会议的参加者对于所要决定的问题,在会议以前具有思想上的准备,在会议上又没有造成便于展开讨论的气氛,实际上形成强迫通过。”⑦ 3、正确地认识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关系 在民主集中制的辩证关系上,邓小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既反对各种盲目崇拜民主,否定正确集中的错误观点,又反对发扬民主不足,过分中央集权的观点。1956年,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分析上下级关系时,对片面强调民主或片面强调集中的现象讲的很精辟。他说,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当“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居于统治地位的时候,发生了过度集中的偏向,那时下级组织对于上级机关几乎没有发言权。这种错误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才基本上被克服了。1935年以后到建国后最初的几年中,一般情况正常。但是,在这个其间内,党内也曾存在过分散主义的偏向,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纠正了这种偏向。接着,邓小平分析了当时存在的不足,鲜明指出:“从总的方面说来,主要地还是对于发扬下级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注意不足,不适当地过分的中央集权,不但表现在经济工作、文化工作和其它国家行政机关中,也表现在党的工作中。”⑧ 4、坚持集体领导,反对神化个人 邓小平在八大报告中说:“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另一个基本问题,是各级党组织的集体领导问题。列宁主义要求党在一切重大的问题上,由适当的集体而不是个人作出决定。”⑨集体领导是我党领导的最高原则,是防止个人专断,保证党决策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避免党犯重大错误的有效措施。“很明显,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是同共产主义政党的建党原则相违背的,是必然要犯错误的,只有联系群众的集体领导,才符合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才便于尽量减少犯错误的机会。”⑩坚持集体领导,并不否定个人的作用。集体领导必须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只有这样,集体作出的决定才能有效地贯彻执行。正如邓小平所指出:“我们主张巩固集体领导,这并不是为了降低个人的作用,相反,个人的作用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正确发挥,而集体领导也必须同个人负责相结合。”(1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创造历史,但也承认领袖人物在历史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早在1943年邓小平就坚定地指出:“谁关心人民的问题,谁帮助人民想办法去和敌人斗争,保护人民的利益,谁就是群众爱戴的领袖。”(12)邓小平认为,对领袖的爱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而不是对于个人的神化。”他接着说:“我们的任务是继续坚决执行中央反对把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真正巩固领导者同群众的联系,使党的民主原则和群众路线,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贯彻执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