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赣内153(2005)02-0086-07 “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后转向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小康逐步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总体来看,“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上得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增强、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西部和东北等区域发展、城市化进程、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垄断性行业改革、宏观调控以及全方位对外开放等九大方面。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总结这一时期形成的许多有益经验,并从中得出对未来发展的启示,对于制定“十一五”计划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 “十五”期间,在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的支撑,低质量和低效益的状况比较明显。200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力消费国,消耗了占世界当年消耗总量近50%的水泥、35%的铁矿石、20%的氧化铝和铜,但创造的GDP只占世界总量的4%。从资源利用率来看,我国创造单位GDP(一美元)所消耗的能源是日本的11.5倍,是德国和法国的7.7倍,是美国的4.3倍。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污染来看,据建设部2002年统计,全国仅城市(经国务院批准的668座城市)年生活垃圾产生量就达1.4亿吨,1/3以上的城市处于垃圾环带的包围之中,农村垃圾污染更为严重。而城市生活垃圾真正意义上的无害化处理率却不足29%,城镇污水处理率仅为40%。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大气污染也十分严重。 同时,技术水平低也制约着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增长潜力的发挥。根据2004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全球竞争力排名,我国仍属于“非核心创新经济体”,技术指数排名不仅落后于25个“核心创新经济体”,而且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与此相对应,产业结构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扭曲,资源消耗少、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信息产业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比较少。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工业大多处在低端位置。制造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我国的制造业经济总量占全球的6%,而研发投入仅占0.3%,严重制约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 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发展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十五”期间,尽管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中央高度重视并通过采取包括清理各种收费、减免农业税、对农民进行粮价直补、保护农民耕地以及帮助农民工追讨拖欠工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大幅度提高,但整体来看,90年代末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一直在低谷徘徊。据统计,1997—2003年7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695.9元,不到城镇居民收入增量的1/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见图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见图2)。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在住房、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和教育等方面享有国家的补贴以及农民家庭收入中包含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等,实际差距约为5∶1—6∶1。[1]农村的问题还反映在农村贫困人口多,农村减贫工作难度加大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的数据,2003年,全国农村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而且贫困人口规模出现了反弹,比2002年新增贫困人口80万。据保守估计,目前失地农民已超过2000万人,而且还将以每年大约250万到300万人的数量增加。大量“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正在成为新的社会边缘群体,并有可能成为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城乡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生活困难,导致贫富差距迅速拉大,“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应的是特征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也反映着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 图1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可比价格,%) 附图
图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可比价格,%) 附图
(三)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十五”期间,为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中央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尤其是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并开始实施了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这些战略和政策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使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在地区协调发展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