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管理学界对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研究文献层出不穷。高校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借鉴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结合高 等教育自身特点发展而成的,目前尚处于引入概念、借用方法以及对核心竞争力结构、 要素的初步设计阶段。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大学之间竞争的日趋激烈,也基于理 论发展和现实需要,对高校核心竞争力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对国内外 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描述。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 学术界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追根溯源的发展历程的研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溯源于“分工论”,以吴建南、李怀祖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概念源 于分工[1]。亚当·斯密1664年出版的《国富论》首次提出分工造成了“劳动力生产上 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训练、技巧和判断力”。李嘉图1817年在 《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 。这可能是竞争力概念的雏形。社会学家塞斯内克1957年首先用独特竞争力来表示企业 同其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 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第二种溯源于“战略发展论”。相当一部分研究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企业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到现阶段的表现。虽然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划分未取得一 致的意见,但多数人认为,战略管理理论已经发展到了以资源(及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 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因提高核心竞争力而获得效益,资源学派也 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形成了这个年代的战略管理思维。资源学派认为资源差异性和公 司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就成为公司竞争优势的来源,战略管理的主要因素是培植企 业对自身拥有的战略资源的独特的运用能力,即核心能力。项保华和李庆华认为企业战 略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战略思想阶段、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和竞争战略理论 阶段。第三阶段又有三大主要战略学派:行业结构学派、核心能力学派和战略资源学派 。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的三个 层面上展开竞争[2]。 第三种溯源于“企业理论的新发展”论。王永长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理论的 新发展”[3]。从亚当·斯密的“能力分工”到马歇尔的“差异分工”再到科斯的“交 易成本”理论,经济学家们一直都在探讨企业的产生与发展问题。以科斯理论为基础的 现代企业理论成为主流。20世纪80年代,研究者们认为必须重新认识和分析企业,把视 角投向了企业拥有的特殊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涵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把一个具重大影响的概念——核心竞争力引入了管理界。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4]是一篇影响广 泛的文章,“核心竞争力”研究由此盛行一时,并逐渐传入中国。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 中心观点是,面对全球化的新一轮竞争必须重新思考企业;管理者不应再从终端产品的 角度看问题,而应从核心胜任能力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形容道,多样化的公司是一棵大 树,树干和主枝是核心产品,分枝是业务单位,树叶、花果是终端产品,而提供营养、 滋润和稳定性的根系则是核心能力。如果只看到竞争者的终端产品就会忽略它们的力量 ,就像如果只看到树叶就会忽略树的力量一样。 在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及最终产品加以区分是必要的 ,因为全球竞争是以不同的规则在每个层面上以不同的目的展现开来。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观点,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内部的集体性学习,尤其涉及 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流的问题”[4];核心竞争力是“交流、介入及 跨越组织边界价值转换的深入工作,它涉及企业内多层次的人及全部功能”[5]。核心 竞争力不会随着使用而递减,它不像物资资产那样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损耗,反而却随着 它们的应用及分享而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将现有业务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是企业新业 务的发动机。这也是为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不容易被对手模仿或复制的原因。 英国的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默斯卢斯1997年出版的《核心能力战略:以核心 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对核心竞争力的理解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的贡献主要集 中于从学习型系统去理解组织,进而从组织内部寻求竞争优势;从多角化经营,寻求母 合优势等方面将核心竞争力用于公司发展战略;从知识管理、知识创新出发寻求管理跨 业务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丛林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虽然给出了一个描述性的概念,却并未十分清晰地定义核心竞争力 。此后众多国内外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进一步清晰、明确核心竞争力的 内涵。杜云月、蔡香梅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资源论”、“能力论”、“资 产、机制融合论”、“消费者剩余论”、“体制与制度论”和“创新论”等七种类型[6 ]。王秉安则认为核心竞争力可以理解为“能力论”、“专长论”、“活动论”、“资 源论”和“知识论”等五种类型。王毅将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理论观点归结为整合观( 不同技能和技术流的整合)、网络观(技能网络)、协调观(各种资产和技能的协调配置) 、组合观(各种能力的组合)、知识载体观(用各种知识载体指示)、元件构架观(元件能 力和构架能力)、平台观(对产品平台的作用)、技术能力观(用专利指示的相对技术能力 )。归纳起来,可分为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