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以新型工业化推进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重要战略任 务的实施进程,以循环经济探索我国变革传统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 路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科学地认识循环经济并进行实践,对有效推动我国经济跨越式 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地认识循环经济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 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 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型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型来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 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 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 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以“低消 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 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 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的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 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 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循环经济理念的成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已近20年。据统计,20世纪末发达国家 再生产资源产业规模为2500亿美元,本世纪初已增至6000亿美元,预计2010年可达1800 0亿元。 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体系形态,是当今人类发展观处于巨大转折过程中,对传统经 济模式发出的变革挑战,既不等同于传统方式下的经济发展,也有别于通常意义中的生 态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它是一种使资源环境要素与经济社会发展 融为一体的可持续“经济”,或者说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基础的“经济”。把循环经济的 实质表达为新型工业化,进而将其核心内容归结为以产业结构重组转型为基础的产业生 态化建设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这就是循环经济的本质内涵。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 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的根本目的和手段。 2、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 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也是目前国际上最能代表 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模式选择。其核心是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 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 、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特征是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首先在 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讲求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的投入,实现废弃物的减 量化;其次是对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体现回收再使用和循环利用的 原则,达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三是对不能循环再生的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使其不对 环境带来污染。总之,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即解 决当前及今后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可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达到经 济与环境的双赢。 而与循环经济不同的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 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 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 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导致了许 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环境污染。 3、循环经济主要特征 (1)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 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 (2)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并要求经济活动在资 源承载能力之内实行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3)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 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是需要维护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 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 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 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 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 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 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