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9日,中改院在京举办了以“改革攻坚的进程与建议”为主题的2005年上半 年改革形势分析会,对我国上半年改革的总体形势进行评估,并对下一步改革的思路进 行讨论。来自国家发改委、国资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国 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机构的70余位代 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改院院长高尚全教授主持。 一、2005年上半年改革形势评估 专家普遍认为,2005年上半年改革形势总体比较好,但不能评价过高。 1、2005年上半年改革形势总体比较好 与会专家指出,今年上半年经济改革的形势总体上比较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1)在指导思想上,对改革比较重视。今年上半年,我国政府继续进行宏观调控。按照 常规,在这样的时期对经济改革一般是不太重视的,甚至会对改革做出某些抑制和牺牲 。例如,在1988-1989年和1993年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中,改革要么有明显倒退,要么止 步不前。但是中央在今年上半年的宏观调控中,不仅一再强调在宏观调控中要重视改革 ,而且明确把今年定位成“改革年”。这是今年宏观调控与过去多次宏观调控在指导思 想上的显著不同,这也为今年上半年的改革取得一定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改革在多方面取得进展。第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继去年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和 在少数地区进行减免农业税的改革试点以后,今年上半年,全国除极少数地区以外,都 取消了对农业税的征收;同时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将过去对粮食的间接价格补贴改成 了对粮食的差价直补,并且开始实行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械具的补贴和扩大良种的补贴费 用。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城乡和地区之 间的居民收入差距。 第二,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例如,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在大多数地区的国有小型企业 中的国有资本已经基本退出或正在积极退出;以改善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搞 好主辅分离为重点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步子也有所加快;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国家从 政策支持转向了制度支持。上半年国务院颁发了有关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36 条意见,为非公企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三,投资体制改革正在积极推进。经过多年讨论和酝酿,去年国务院正式颁发了《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改革的决定》,在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投资的市场化程度,改审核制 为核准制或备案制、放宽社会资本投资的领域等方面有一定的突破。 第四,金融、财贸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例如,①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正在 稳步推进;②人民币汇率改革正在积极准备;③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改革已经启动并扩 大试点;④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和个人所得税从分项税制改为综合税制的改革正在 酝酿等。 第五,政府改革有新的进展。一是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各级政府加大了清理行 政审批项目、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二是今年四月全国 人大通过颁布了公务员法,明年将要在全国贯彻实施,这将对规范行政管理的主体,加 强公务员队伍的建设,产生重要影响;三是国务院正式批准了上海浦东新区作为全国综 合改革示范区,推出了包括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综合改革试验;四是国务院提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政府的战略,对我国政府管理的发展走向也将产生重要影 响。 中改院的问卷调查支持了专家的这些观点。中改院关于“十一五”的改革问卷调查的 结果表明,46.2%的专家学者认为,我国今年上半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对改革进程不能估计过高,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 专家们普遍认为,对我国改革进程不能估计过高,我国改革仍然处于攻坚阶段。中改 院的问卷调查表明,多数专家学者对“十一五”时期改革将面临的阻力有清醒的认识, 认为有一定阻力的占45.7%,认为有很大阻力的占50.5%。 有专家指出,尽管我国的改革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并没有真正建成,至今还只是一个“半拉子”工程。突出的表现在:(1)政府职能 转变还不到位,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手段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运行 市场化和利益格局多样化的新形势;(2)资本、土地等要素市场的发展严重滞后;(3)企 业经营机制,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转换还远未到位;(4)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还 很不健全,保证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一整套法律制度至今还没有建立起来。 当前有两种倾向非常值得引起重视。首先,过高估计我国改革的成就,把一个尚未完 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估计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成,从而影响人们对进一步 深化改革的重视与决心;其次,对一些经过长期讨论与实践,已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方 向,如国有企业的根本出路在于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等,又重新提出质疑甚至争论,影 响人们对改革的思想认识与步伐统一。 二、改革进程中突显的矛盾与问题 与会专家也指出,虽然今年上半年我国改革形势总体比较好,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上 半年改革进程中暴露出许多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改革的难 度比以往更大,其挑战性也更强。